最近打算读几本书,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是其中一本。长久以来,我所长之文皆是散文,抒情则洋洋洒洒飘于天地之间,行于心灵之内,任我抒发,不可遏止。然而一旦涉及理性思维,则退避三舍,不敢尝试,以致文章感情充沛而理性不足,为此,我亦感苦恼万端。如之何?且读些理性书籍吧。
于是,余党绪老师提供的一些书单就成为我的首选,先从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走向理性与清明》读起,走向思辨。
今日读了第一章,梳理如下:
1.阅读方式要转变。以往的阅读方式大多属于感知——印证式阅读,“阅读教学的序列、方法与资源多停留在感觉、经验、习惯的层面,缺少理性的反思与论证,系统化、学术化、学科化严重不足。”以前置的经验引领之后的阅读,彼此影子交织,却无法真正将二者区分开来,作品的深层内涵依然隐于背后,未曾涉足。此种阅读方式对于学生发现更多的思想毫无益处,如余党绪老师所言:“如果阅读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阅读的价值几乎为零。”读至此处,不由汗涔涔而泪潸潸也。平日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日复一日所做的几乎是无用功,难怪学生进境甚慢而能力止步不前。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高度,教师固守于一框之内,学生何尝有新发现?于是,旧调重弹,食之无味,师生皆止步不前,这就是我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
2.读物选择要有梯度。纵观目前中学读物,很多内容在量的安排和质的选择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一言以蔽之,阅读与学生的心智并不匹配。学生或者高居于读物之上,即形成“浅阅读”,或读物凌驾于学生之上,则使学生因无法企及而兴趣缺缺。目前问题主要集中于前者,“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占据学生阅读的主体,学生极少从阅读中获得提升思维品质的营养品。无法呈梯度,则训练就会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学生阅读目的不明,阶段不清,成长自然无从谈起。这种混乱式随意性的阅读,将大大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3.聚焦思考,导向思辨性阅读。长文与短文的不同更多地体现在思维方式与结构方式。长文阅读必须要坐下来,读下去,读进去,要有更为复杂的思维方式的参与,借助分析、推断、论证,走向深度思考与深度学习。群文阅读“提供多元视角,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侧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建群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文本来回答文本提出的问题,在关联、比较与整合中,建构自己的思想与思维。专题阅读也属于群文阅读,其特点是以专题为组群的标准。在专题阅读中,很多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为专题服务,使探究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经典精读尤为重要。阅读经典就是为心灵寻找家园。经典所提供的精神食粮将从各个层面以各种方式滋养无数心灵,余老师说:“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学生自身的发展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阅读经典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学生与经典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完全地成为你。以上所述,种类不同,其核心都是思考,都指向思辨性阅读。什么是思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时理性主导的阅读,是对话式的阅读,是探究式的阅读,也是建构式的阅读。”
4.追求整本书阅读的清晰化。整本书阅读中的“书”不是产品形态上的印刷品,也非指泛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它与个体独特的精神生活和创造性劳动联系在一起,这是余党绪老师所谈论的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基础。首先要明确整本书阅读与篇章阅读的不同,主要在于内容含量与思维含量。“整本书的文化视野更开阔,内瓤含量更丰富、更复杂,而承载的思维方式更宏阔、更复杂、更系统,因此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人生面貌更为全面,也更有深度。”学生在学习篇章的基础上,学习整本书阅读,能够使自己在视野开阔的同时,不断提升思维品质,走向高阶思维。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既然教育就是认为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与过程,那么这种改变应该是基于学生的成长而做出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认识和把握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让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的体验。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过程中,要切忌简单化,谨防复杂化,追求清晰化。准确与清晰是整本书阅读追求的方向,也是帮助学生走向思辨的最佳途径。
第一章的内容重点在于让教师大致了解目前的阅读现状,并将几种阅读类型进行比较,突出其各自优势,指向其共性——思辨,从而阐明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