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的趣事
——之冬季取暖
张范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月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时光伴我们度过花开花落,无论何种经历,过往即风景,即便所遇之事让人痛苦忧愁,感觉苦涩乏味,都是为自己储存的一缕阳光,是人生风景的一角,无趣也会变成有趣。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言“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因为这些记忆本身就是切切实实的生活。
——题记
冬季取暖是个古已有之的话题,最典型的莫过于《东观汉记·黄香传》关于黄香温席的记载。汉代一男孩名黄香,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让父亲睡得舒适,夏天用扇子给父亲扇凉席子,冬天则先钻进父亲被窝温热被子。这一孝行以“扇枕温衾”之名记录二十四孝,《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也是此事。还有民谚“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热炕头”竟成了对千百年来百姓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写照。由此可见,酷寒隆冬能睡进温暖的被窝,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全球气候变暖不管原因如何,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不是气候问题专家,没有数据统计方面的依据,只有近60年来的直觉对比。随着气候变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冬季取暖现在大部分地区可以说已经基本不成问题,不过由此上溯四五十年试试?
那时候的冬天确实比现在冷得多。我的家乡南宫,每到冬天地都被冻裂,冰上可行人甚至行车,不论小孩还是大人,特别是小孩子冻手冻脚的大有人在。室外冷,室内也不暖和。尽管房子的山墙用土坯垒成,墙体比较厚,但透风撒气的门窗,早把墙体的保暖性冲抵殆尽,十冬腊月,在屋里即使穿着厚厚棉袄也冻得哆里哆嗦,早晨起来睡觉屋里的便盆冻一层薄冰,是常事。若遇上好晴天,室内温度往往还不如室外高。所以就有了在北墙根“晒爷爷儿暖儿”——晒太阳——的风景线。
那些年,少柴无煤,冬天取暖确实是个大问题。记得冬天姥姥炕上总是放着一个糠盆儿,不然屋里一丁点烟火都没有,清冷清冷的。所谓糠盆儿其实应该叫火盆儿,一个约一尺左右直径的铜盆、铁盆或瓦盆,里面放上谷糠或锯末,摁瓷实,用炉灶中的火炭引燃,这里的引燃是绝对没有火苗,也看不见火的,不过如香烟头自燃时的微火。进屋后姥姥总是让我们快脱了鞋上炕,用被子盖住脚,然后才舍得用个细木棍挑一挑,给糠盆儿里多透一些氧气,于是有了烟气,有了火星,我们抱着糠盆儿,暖暖的,随着一股股特殊香气的弥漫,我都有些陶然了。
上了小学,也许觉得好玩,也许觉得有效用,不知谁起头,在我们班的小男生中兴起了用小铁桶(有的是像现的在易拉罐,有的是像现在的一斤装油漆桶)塞上些糠弄个小糠“桶”——姑且称“火桶”——的热潮,尽管弄得教室里乌烟瘴气,不过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们。
用糠盆取暖是常事,而用煤炉简直就点儿奢侈了。我们家二十几口人,只在爷爷奶奶屋里生着一个炉口拳头大的小炉子,一到晚上一家人都聚到这里,地上炕上全是人。妈妈、大伯母她们就围着八仙桌上的一盏小油灯做针线,我和大伯家的妹妹小霞在炕上蹦跳,她一下子没站稳,把桌子撞翻、灯油弄撒、裤子引燃了,于是全家人群起救火。教训尽管要记取,不过第二天大家依然来这里,因为我们家只有这里最暖和。
最经济实惠的取暖就是火炕了。有条件的隔山烧火,即在睡觉的屋里盘土炕,隔壁紧挨卧室的山墙旁垒锅头,灶烟穿过山墙输进土炕里暖炕。没条件的就直接在卧室垒锅头,这个锅头是半阴半阳的,不用风箱,靠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促进燃烧,这样的锅头我们叫“地牛儿”或叫“地牤牛儿”(有音无字)。三五人一日三餐烟火的热量还是能够满足体感温度的,起码睡觉被窝略有温意。
尽管妈妈总鼓励我和哥哥“小伙不冷,酱罐不冻”,我们也不断地作深刻的思想斗争,但在那冰天雪地的时节,硬钻进冰冷的被窝里确实怵头。而没有烧火炕的条件,只能另作他图。
暖被窝使局部温热的首选就是暖壶。比较原始的是瓷暖壶和锡暖壶两种。瓷暖壶必须每天灌热水,有时不小心碰碎,弄一被窝水。邻居振群叔,睡觉时发现被窝脚头一个老鼠在爬,他急中生智,抄起笤帚疙瘩用力就砸,老鼠没砸住,却正好击中被窝里的瓷暖壶,后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而锡暖壶则没有打碎之虞,也不用每天灌水,放在火炉上直接烧水即可。不过过些天得想着加一些水,否则把水㸆干,暖壶就烧化了,而且那时烧化暖壶绝不是个例。
后来又有了塑料暖壶和橡胶暖水袋,尽管在使用上和瓷暖壶相同,但安全系数确实提高了不少。这是正规军,那时候花钱买暖壶也是需要算计的,真不舍得掏这个钱。所以就有了既经济杀伤力也相当大的游击队的上阵。输液瓶就成了充当暖壶的最佳选择。输液瓶的优势,一是盛开水不炸裂,二是瓶口胶塞封闭好。要知道当年能淘换到输液瓶的人也是有本事的象征。那些年病人输液不像现在这么普遍,若说谁住院输液了,那基本上就是接近病危的代名词。实在淘不到输液瓶,找一块干净的整砖或半截砖,放在灶火里烧热,用块布包裹好放在被窝了也是最好的“暖壶”。就这样也不能保证人人有份,往往是一个人先脱被窝,从上到下把暖壶蹬到脚头,稍微暖一会儿,再掏出来给下一个人用。
2021年5月11日00: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