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
咖啡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浪漫情怀。原叶花艺的咖啡体验课,原叶花艺腼腆的咖啡师,讲起咖啡来别有一番味道。
咖啡起源:
公元六世纪,咖啡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最为大家喜闻乐道的咖啡传说是一个牧羊人发现自己的羊突然变得兴奋异常,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原来羊是因为吃了一种红色的植物果实后才变得异常。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且颇受好。
也有说法是由于一场野火,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了周围居民的注意。人们最初咀嚼这种植物果实以提神,后来烘烤磨碎掺入面粉做成面包,作为勇士的食物,以提高作战的勇气。不过这些传说故事都缺乏历史文件佐证,只出现于后世的旅游传记中,因此无从考证咖啡起源的真正原因。
咖啡适宜生长在南北纬25度之间,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3-5天花期,茉莉花香型。咖啡树一般有50年树龄,种植3年后开始开花结果。咖啡从不为人知到跟茶、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的地位是通过1500年的时间这样确立的:
500年,牧羊人卡尔代第一个发现了咖啡的妙用。525年,第一株咖啡树在阿拉伯半岛种植。1475年,第一家咖啡屋在君士坦丁堡诞生。1615年,咖啡从意大利的威尼斯传入欧洲大陆。1620年,咖啡传入北美大陆。1690年,咖啡传入亚洲。1723年,法国军官得克鲁把咖啡苗带到了美洲。1893年,咖啡种植在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1902年,传教士将咖啡种带到云南。2000年,咖啡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创造了一年消耗4000亿杯的记录。
采收储藏:
果皮开始变红即可采收。采果期因种类而异,小粒种9-11月采,9-10月为盛果期;中粒种11月至次年6月采,2-4月为盛果期。加工方法有两种:
1.干制法:鲜果晒干或烘干后,用脱壳机脱去果皮和种皮,筛去杂质即成。此种方法风味丰富,但是会存在受天气等因素等原因制约,影响品质。
2.湿制法:此法用于大规模生产。将鲜果用脱皮机脱皮,分开豆粒与果皮,再将脱去皮的豆粒在水中浸泡脱胶,洗净,干燥,再脱去种皮即得商品咖啡豆。此种方法质量稳定,但是风味物质会减少。
品种分类
咖啡树主要可分为两大品种:
1、阿拉比卡种(Coffea Arabica)
2、罗布斯塔种(Coffea Robusta/Coffea Canephora)
3、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品种,如利比里亚种(Coffea Liberica)与阿拉布斯塔种(Coffea Arabusta),但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闲言少叙,咖啡喝起。首先是精品咖啡的冲泡:
咖啡机可以将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按照需要选择大小不同颗粒。
冲泡咖啡温度越高口感越苦,比较适宜的冲泡温度为85-91摄氏度。
在冲泡之前要用热水捂一下咖啡粉,大概20秒的时间。会看到咖啡粉由中间鼓起,咖啡豆越新鲜咖啡粉鼓起来的越明显,反之会凹陷下去。
开始用热水正式冲泡的时候,注意热水不可以淋到过滤纸上。
正式开始喝咖啡之前,先喝一口冰水,冰水能帮助咖啡味道鲜明地浮现出来,让舌头上的每一颗味蕾都充分做好感受咖啡美味的准备。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所以要适量的喝。
今天咖啡师介绍了普通咖啡四种:耶加雪菲、肯尼亚AA、黄金曼特宁、哥伦比亚。介绍了高档咖啡四种:艺伎(瑰夏)、展望、蜜吻、九零加。
本节课程咖啡品鉴术语:
风味【Flavor】:对香气、酸度、与醇度的整体印象。
酸度【Acidity】:所有生长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强烈的特质。海拔高温度较低咖啡生长缓慢密度高,咖啡酸性强,价格也越贵。
气味【Aroma】:咖啡调配完成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与香味。用来形容气味的词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麦芽味,等等。
苦味【Bitter】:苦是一种基本的味觉,感觉区分布在舌根部分。深度烘焙的苦味是刻意营造出来的,但常见的苦味发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过多,而水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