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为什么要写这篇文字。
网上经常看见谴责某些子女不孝的帖子,生活中也常听一些父母抱怨自家孩子难于管教,叛逆顽劣,却很少听到有人反思自省,从自己身上找根由。
孩子生下来都同样是一张白纸,出生的贫富贵贱和先天的智商高低,那是命中注定的,但品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养成,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本质看的不是孩子,而是看这个阶段你当父母的在那张白纸上,描画了什么样的基础线条,所以子女品格的好赖,孝顺与否,责任几乎全在父母。子女小时不尽责,倒的老来你怨谁?
有关儿童教育的文章和书籍很多,我也大致浏览了不少,但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少得可怜,不是故作高深不知所云,就是拉扯一堆理论而没有可操作性,有些甚至是为了忽悠人买书买产品的。但愿大家都擦亮眼睛,不要去喝那些误人子弟的毒鸡汤,更不要上当受骗。
我不会搅理论,更不会炖鸡汤,只是想把亲身经历的教子过程做一个反思总结,提炼出一些本质的规律,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参考,也算给我的后辈们留点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本文不追求精彩华丽,只注重真实可用。
欢迎朋友们参与探讨,质疑指正!
我只有一个儿子,取名晟,意为光明之源,盖因祖上及至我这一辈,始终处于不见天日的最底层,希望自他这一代曙光初现之意。我家儿子自呱呱坠地到现在独立处世,只挨过三次打(严格说只有一次),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没补过一节课,网络游戏伴随成长,不完成作业家常便饭(在我纵容并负责向老师交差的情况下),甚至高二就开始“早恋”,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从小就是优等生,上高中就开始费用全免,最后临门一脚,以甩开第二名三十多分的成绩考进名牌大学;进入大三,我便不用再为他支付生活费,工作一年,便成为公司骨干;论做人,从小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亲戚朋友圈里教育下一代的标杆……
从我家儿子的事例上,可以先否定两句教条经验,一是所谓“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二是“努力才能成功”。
有做父母的一生中完全没打过孩子吗?肯定有人说有,你请听完我的说法,再来讨论你做法的对错。我总结的教子五字诀为“训、宠、诱、罚、杖”,杖、鞭笞本为历代官府常用之刑罚,主要用于惩罚治下一般性错误或罪行,迄今为止,文明程度颇高的新加坡仍保留了鞭笞这一刑罚,用于惩罚随地吐痰等违规违法行为。我这里所说的杖,指家庭教育中的一切施于皮肉的武力手段,这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终极手段。
我把“杖”列在五字诀最后一位,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视之为终极手段,它对孩子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核威慑”,不到触及原则底线的危险程度绝不使用。越是简单粗暴的方式,越难掌握好恰当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程度,绝大多数家长都在这方面犯各种错误,所以我把杖字诀提到首位来说,程序是事例、分析、讨论、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