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就溜进了7月,夏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你看,一年的光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了整整一半,步入了下半年。
6月、7月、8月,这个传说中升学、毕业、分手交汇的季节,交织着希望与离愁。
可是,我更愿意把它看做另一种收获的季节。我们收获了付出和爱,也收获了责任和成熟。
小时候,每当有人问起:“你最喜欢什么季节呀?”,我总是不禁思量脱口而出:“夏天!”。
毕竟,属于每一季的夏,除了热气腾腾的温度,难忘的记忆太多太多了,也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降临。
冰箱里冰凉爽口的冰棍雪糕,小店里五毛钱一瓶的冰冻冷饮,小溪边嬉笑打闹湿了一身的水战,大树下小伙伴一起分享的半个西瓜,电风扇微风吹干了脸颊的汗珠……
那个时候,哪里会顾得上思考些什么。
白白的皮肤会不会被灼热的太阳晒黑?
山上乌央乌央的小黑虫,会不会把双手双腿咬成麻花?
管它呢。
只是觉得路边怒放的小野花,树叶下忽隐忽现斑驳的影子,耳畔传来的阵阵蝉鸣声,土路上成群结队的小蚂蚁,都在无形之中吸引着我。
恨不得日暮时分,肚子咕咕叫唤了才回去,贪心地想将这夏天的缩影带回家。
长大之后,上学以后,对于“夏天”这两个字的感受,变得不像儿时那么纯粹,它同“暑假”直接挂上了勾。
我也开始会在之后的每一个夏天,无比怀念上一个夏天。想念那一季随风而逝的夏天和那年的我们。
生如夏花,那样子的你,我,他(她),那时候的年华,真的特别美。
那些年的夏天,一批又一批曾经的我们,从小学步入中学,然后从中学升到大学,最后再由大学迈向社会,脱下臃肿肥大的校服,换上干练合身的职业装。
在后来再也没有暑假的夏日时光里,或者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你遇到了那么一个人。
你们携手前行并期待着,你的他为你穿上一身帅气的西装,你的她为你披上洁白的婚纱。
【1999年夏】
那年的夏,准备上一年级。
那是自己正式进入校园,成为一名红领巾之前,度过的最后一个没有课本,没有作业,没有考试的夏天。
外头灼热的大太阳,根本阻拦不了内心蠢蠢欲动——“想要一个书包!”的我。
于是,父母带着我到了商店。
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书包摆满了货架,一时之间,我竟然不知道选哪一个好。
最后,自己挑了一个印着小黄狗的绿色小书包,心满意足蹦蹦跳跳地,一路背着空书包回了家。
那时候,只是觉得成为小学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成天就想着——“小嘛小儿郎,背起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殊不知,这一背,就意味着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日子即将到来,而自己也再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愉快的玩耍了。
好在,有暑假。
【2005年夏】
那年的夏,小学毕业。
六年的小学生涯,一晃而过。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是班里标标准准的“中流砥柱”,最后一次升学考试算是超常发挥了。
那是自己第一次感受到毕业的滋味,但是却不深刻。因为留下的记忆点不多,零零散散的。
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初中生的这个事实,自己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和激动。
尽管,这一个夏天没有暑假作业,更不需要家长签字。
难道是因为即将就读的中学和小学之间,仅仅隔着一条马路,所以并不会有“距离产生美”的效果吗?
或许吧。
回头想想:
最喜欢的,是小学时的儿童节,因为每个同学都会收到一个零食大礼包,虽然其实味道不是非常好。
最怀念的,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小伙伴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走廊上追着跑,毫无顾忌你是男生,或者我是女生。
最开心的,是每天放学之后,可以和三五小伙伴一起哼着歌回家,偶尔在路边的小摊贩那儿逗留一会儿。
最幸运的,是课业压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完全不像如今的孩子需要挑灯夜战,外加父母齐上阵打助攻才能搞得定。
最不喜欢的,是每周一升国旗必须要穿校服,每天都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并且还有“劝导队”来检查监督。
如果我们动作做的不好或者不标准,还要被他们扣班级荣誉分。
所以,那会儿大家私底下都喊他们是“欠打队”。
【2008年夏】
那年的夏,初中毕业。
夏季的太阳,还是那样毒辣而刺眼,热浪一股接着一股袭来。
作为一名准高中生的我,没有一丝丝想出门感受阳光洗礼的念头。
长大了,变得臭美了,害怕晒黑了,相信一白遮三丑。
整日窝在家里吃着零食看北京奥运会,那是第一次没有时差不用熬夜收看的奥运会。
那年的暑假,自己第一次不期待毕业。
希望离别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因为心里有了舍不得的人和事情。
回想着,烦闷的物理化学生物课上不专心听讲,和同桌在作文本上画五子棋,偷吃小零食,补作业。
回想着,和前后座的小伙伴甚至坐在更远的小伙伴传小纸条,提防着被老师发现,却又乐此不疲。
回想着班里的某个男生因为暗恋某个女生,上课的时候女生被点名回答问题,旁边的同学就会瞎起哄,老师敲着讲台说:“这是课堂,请大家保持安静!”。
回想着,我们还能在课间,站在过道上,吹着温柔和煦的风,两个人用一副耳机,听我们最爱的杰伦,唱我们都爱的《晴天》,感受歌词中懵懵懂懂的情怀。
“为你翘课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间,我怎么看不见。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好想再问一遍,你会等待还是离开”。
初中时代的认识的那一群朋友,早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我这一生当中最宝贵的东西。
直到现在,我都仍然相信这一点,并且越来越确信这一点。
哪怕大家自打初中毕业后,就不能再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现在,又各自散落在天涯。
可还是会抓到机会就调侃几句:
“最近混得怎么样?听说你还在那破公司搬砖呢?真的不回来啊?”
“找到男朋友了没?像你这么凶的妹子,小心没男人敢要你噢!”
“还打光棍啊?有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带回来给大家长长眼呀!”
“那谁,给你的份子钱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通知了!”。
【2011年夏】
那年的夏,高中毕业。
就像是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一样,完成了成人礼,我们就这样告别了。
三年的高中生活,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似乎眨眼就不见了。
被各种大考小考轮番轰炸的我们,顶着“一分压千人”的压力,喊着“含泪播种,含笑收获”的班训。
所有人都憧憬着,期盼着,想象着未来的大学生活。
而爱情,就像是在夹缝中艰难存活着的花草,美丽却脆弱。
就连狼哥也都说了,高三无爱情。青涩的爱恋,要被扼杀在摇篮里。
或许,有很多人都体会过“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的怅然若失。
然而,有些人却也能幸免于难,从高中牵手一直走到了现在。
如果,你要问我:“你在什么时候最喜欢穿校服?”,那我给你的答案一定会是:“当我再也没有机会穿上它的时候。”
是啊,想当初每天都不愿意穿,一万遍嫌弃它难看。可当自己真的不需要再穿,也没有理由再穿它的时候,居然也会难过。
高考最后一科考试答题结束,放下笔,心里很平静。尽力了,就没什么遗憾。
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了身边考生们百态的表情,悲喜交加。
有的在和朋友兴高采烈地计划着要去哪里哪里旅行,有的则一大群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散伙饭的事情,而也有人一个人蹲在角落捂着脸哭泣。
天天守着网站查分数的日子,真是望眼欲穿。终于,等到了成绩,公布录取分数线,填报大学志愿,等待录取确认,收到录取通知书。
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家都想着要撒开了玩儿,想把一切之前想做而没能完成的事情都实现,给自己匆匆忙忙的青春一个交代。
想把所有落下的游戏统统下载安装通关打一遍,在网吧里熬通宵。
想把没看的电影电视剧从头到尾看一遍,在KTV狂欢不睡觉。
想告诉那个人,其实,我喜欢你,很久了。
想告诉那个人,请你别再等我了,也别再浪费了。
想告诉那个人,那晚火车的轰鸣声,就如同我们短暂的青春呼啸而过,不能重来。
想告诉那个人,那一段悠扬的凤笛声,虽然时隔五年又回来了,却早已物是人非,而我也不再固执地想闭着眼走直线。
想告诉那个人,我真心祝你幸福,也想知道,最后你的身边,会站着一位怎样的女子。
那年夏天,属于高中的一切结束了,所有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也都尘封,成为埋藏在心底的独家记忆。
而因为校规而顶着三年蘑菇头的我,也迫不及待地留起了长发。
暑假无比漫长,一个崭新的开始就要来了。
我会遇见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风景。
【2015年夏】
那年的夏,大学毕业。
犹记得大一那年,自己在父母的陪同之下,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火车,前往千里之外的大学报到的场景。
每一幕,至今都依旧历历在目,如同就发生在昨日一样,不曾想到四年竟然就这样过去了,从大一小鲜肉变成了大四老腊肉。
写论文,找实习,拍毕业照,这三件事是每一位大四老学长学姐的必经之路。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典礼,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打包邮寄行李,归还宿舍钥匙,离开学校,签订劳动合同。
当我们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之后,整个大学生涯也就画上了句号,就要步入社会,接触最真实的生活。
大学四年,有笑有泪,有恩有怨,有得到,有遗憾。
喜欢过别人,也被人喜欢过。
同样,也被人拒绝过,讨厌过。
这四年,风风雨雨,什么滋味没尝过?
这四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见过?
这四年,相聚离愁,什么感情没变过?
终于,大家还是走到这一天,我们奔向各自的世界,但愿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那些停在记忆中的人,可能你会想说一声“好久不见”,可是我想说“不如不见”,因为不想破坏了那个美好的背影。
如果,有些人注定了此生可能再也见不到面,那就将往事留在风中吧。
你不愿意见我,不愿意让我碰触你的新生活,那我又何必庸人自扰。
大家活在自己喜欢的轨迹就好,不侵扰就好,不后悔就好,你开心就好。
从此,再无暑假。
【2016年夏】
那年的夏,此时此刻的夏。
工作一年了,毕业之后两点一线的生活,取代了学生时代三点一线的节奏。
关于工作,在之前的文字中已经说了不少。所以,我想说说爱情。
之所以将它放在最后:
一是,循着时间轴的发展,也该到他出场了。
二是,我希望最重要的人,可以陪我到最后。
2012年的冬天,杨先生出现在了我的世界,他是大我一届的学长。
因为是在“周边微博”认识的,所以我一直都笑称:他是刷微博送的。
2013年的夏天,他成为了我的男朋友。
可是暑假一到,自己还是一溜烟就回家了,狠心将他“抛弃”。
二十几厘米的身高差,也令父亲大人语出惊人——我觉得,你站在他旁边,就像是一个背包。果然是亲爹。
2014年的夏天,我们继续着大家都不太看好的异地恋。
期间历经了各种小灾大难,磕磕绊绊。
凡是经历过异地的人,我想都会明白这其中的不容易。
2015年的夏天,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他工作的城市,那座我们一起选的城市。
可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总是在外地项目上忙碌,所以两个人依旧难得见一次面。
2016年的夏天,我和他牵手走过三周年。
【关于夏的故事,出现了新篇章】
那是我们在一起的第1119天,他把我约到了上海,假意说是带我参加他朋友的聚会。
而这次相聚的真实目的,是他送给我的一份精心准备的惊喜和承诺:
他要正式向我求婚。
当他将一大束玫瑰花送到我面前的时候,我还傻乎乎地以为,他只是想补上儿童节和周年纪念的礼物。
当见到他随即单膝跪地之后,我立刻就意识到事情“严重”了。
我“噌”的一下站起来,带着一脸的懵逼,瞪大眼睛低头看着他。
不过,他的表现也并没有比我好到哪里去。
他紧张得满脸通红,话中带着微微颤抖,带着一股小心翼翼的语气,问我:
“你愿意嫁给我吗?”
“就这么简单呀?别人求婚都说好多呢!”
我表面上这样回他,其实心里激动得不行。
“就是!你这样不行啊!嫂子不满意!”
一旁,他的亲友团也在附和着。
他又磕磕巴巴说了一些暖心的话,不过一看就是没有提前背好稿子,撩妹技能还需要多加练习。
“有你真好,嫁给我吧!”
这一句,深得我心。
那一刻,我感动地好想大哭,可是却笑得更大声。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将不按常理出牌的功力发挥到了极致。
怀里抱着花,看着眼前的他,短短的几分钟里想了很多。
终于,我点了点头,说:
“我愿意。”
静静地看着他将戒指戴在我无名指上,听着朋友们在一旁欢呼:“亲一个!”。
这个一辈子只有一次,自己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场景,就这样突如其来的发生了。
至今都有点儿没有晃过神来,捂了这么久都没有说。
居然憋得住!
就像是一场梦,可它是真的。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会选在上海。
他说因为那里是他和我,我们一起带着小熊,第一次过圣诞节的城市,特别有意义。他要努力奋斗,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
恍惚中,我又记起了两年前的夏天。
那是他毕业离校前几天的夜里,同样是这一群朋友,大家在大学的操场上,对他说:
“我们记住了,就是这个妹子了。以后你如果不是跟她结婚,就别叫我们来!”。
两个人,就这样从校园一步步走到未来,从青涩一点点迈入成熟。
因为一个人,选择留在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了这座城。
希望今后的每一个夏天,我的身边都有你的陪伴。
尽管,此去经年,再无暑假,可是我有你。
【后记】
在求婚开始之前,他的表现就有些反常,只是我这个马大哈完全没在意。
他老早就和我说:“戒指该换了。”,我还乐呵呵地说:“那女朋友也干脆一起换了可好?”,他说:“哈哈哈!我早就这样想了!”
之后,他又借机要走了我戴在中指上的情侣戒指,后来才跟我承认,其实是为了量求婚戒指的尺寸。
在我们出发去上海的路上,他破天荒地不许我碰他的包和手机,并且一路上都在和朋友发微信,表情神秘。
当我从餐厅卫生间回来时,虽然眼尖地看见了他藏在椅子后的东东——那种装首饰的小盒子,但还是被他给糊弄过去了。
“我看见了一个红色小盒子,那是什么?”
“什么盒子?哦,那是刚才朋友放我这的。”
“我想看看!可以给我看一下嘛?”
“不行!它是别人的东西。”
“感觉今天有阴谋啊!”
“没呀!就是朋友聚一聚,吃个饭啊!”
“你们不会是想借此机会帮哥们儿求婚吧?”
“你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你到时候可别给我整这么大场面啊!那得多紧张啊!就我们两个人就行!”
“你是我谁啊?我认识你吗?放心吧,我是不会和你求婚滴!”
.
.
.
.
.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到底谁是“圣人”,谁是“愚人”?!
这个“心机boy”!!!
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