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会因为一句话和别人吵得面红耳赤,年少时认为青春应该是叛逆肆意张扬,年少时以为冷淡去看待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年少时的无知,到后来的慢慢经历,磨炼成长,其实是个妙不可言的过程。
初高中时的我,是乖乖中偶尔流露叛逆的女孩。那时候,好像特别想去证明自己,想去告诉别人,我和你们都不一样,天真地以为自己很酷,其实现在想来那就是自负和清高。老实说,我和初高中宿舍的她们格格不入,我总是觉得有什么光亮的东西在等着我。于是,我开始变得特立独行,不喜欢和她们同行,我认为那是随波逐流。
遗憾的是,现在想来,那么纯真美好的友谊,就这样被我的冷漠打碎了。可是,我明白得真的太晚了。人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时的我就是个“小人”。觉得别人什么都不好,自己什么都对。
到了大学,也看到过表面的和和睦睦,背地里倒打一耙的虚伪嘴脸,身处这样的环境下,人好像就会被无意识地同化,会变得冷漠,自私。于是每个人都会摆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我以为看待每件事都用最坏的眼光,看每个人都不用好意,看什么都去窥见他血迹斑斑的本质,拥有这样的能力,是不是就是一种成长了?
曾经我以为是这样,但其实并不是。因为生活,是会在绝望的深渊里开出花,在撕心裂肺地呐喊中听见悦耳声音的。
比如,在那个下雨没有带伞的午后,同学为你送来雨具,比如,在那天肚子痛的难受的晚上,同学送你去医院,比如,伤心的你突然收到一束美丽的花,等等。
我想我是在这些平凡的感动中收获温暖,既而变得温柔的。善良,真是超能力,能让人身心愉悦,嘴角上扬。
的确,不可否认的是,人性是有丑恶的一面的。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发不再想去撕开他的本质,因为在揭开他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开心。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要以德报怨吧。
人常说吃亏是福,可我更喜欢将心比心,真诚待人。我相信,只要付出真心,对方一定也会回你以真诚,即使他依然是个道德败坏的人,那我自己做到问心无悔就足以对得起自己的心。
有段话说的真好,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成熟,是对很多事物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大家以善眼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