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写了班委申请。昨天晚上还在笃定的说自己对自己认知很清楚,确实没有时间巴拉巴拉,但是晚上入睡之前,一个念头划过我的脑海:如果,这个所谓的认知清楚,也是一种自我局限呢?
最近在参加一个培训项目前期的自我评估,翻看指导手册的时候,有一句打动了我: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别人对你的认知,重合度只有20%。也就是说,你认为的自己,跟别人眼中的自己,只有20%的部分是看法一致的。那么,我是不是也不小心,成了井底照镜子的那只青蛙呢?
回过头来,再问问自己,当初加入小灶群,我的初衷是什么呢?不正是想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可能性和成长性吗?而申请班委的话,对我来说,会对我实现目的有哪些帮助呢?
如果当选班委的话,好处不言而喻: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大牛们,可以跟着接受更多的私课教育,可以积极的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来,可以有更多跟群里的伙伴们交流、学习的机会。而坏处呢,可能就是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对现有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要只看到表面利益,而错过背后可能会有的机会。
那么这样看的话,如果不参加竞选班委,我的【机会成本】,就是无法估量的学习成长机会。这部分的成长弥补,靠自我学习的话,可能需要格外的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所以,我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短时内安于自我的学习,应该更主动的抓住成长的机会才是。无比庆幸的是,我赶在截止日期之前,上交了申请。不管最后有没有通过,我迈出了这一步,就是一次对我自我的突破。
和指数增长曲线相反,对数增长曲线在初期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到后来就越来越慢,最后几乎不再增长。对于个人而言,对数型增长简直是个陷阱,看起来开局顺利,风光无限,但后来再怎么坚持也收效甚微,想要转换赛道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指数增长的领域长期经营,实现爆发式地突破。
我是做人资的,每年下半年、尤其是年底的时候都会参与很多的校园招聘。在应届生关注的就业问题上,有两个经常被反复提及:休假、薪酬。其实在企业工作过的都知道,各个行业和公司可能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最终都还是要凭工作业绩说话的,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同样入职的两个人,成长的快的大概一年就会明显提升,职务薪酬自然随之上升。也存在说在公司做了三五年了,还是一个小职员,薪酬水平除了每年固定的调薪和工龄的补充,没有太大的波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个人资从业者,还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我都特别想跟应届的毕业生们说一句,求职的时候,技能的提升、成长的机会、发展的空间、平台的大小,真的都远比一时的薪资数额重要的多。
像富人一样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事情上。
我参加小灶群的时候是3月份。那个时候刚刚接受了一个理念:知识付费。后来我订阅了得到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开始其实感受并不是很深,直到我陆续的购买了几门在线课程——价格不等——一个系统的课程上下来,我突然深刻的意识到了这句话:我只是花了一点小钱,但是学会了别人累积了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系统的知识。如果我省下了这点钱——也许就是一段饭钱——我自己摸索学会这些知识可能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为此我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些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宝贵财富。
那么再来看小灶群的入群费,999元,这个价格拦住了多少想进群的人的脚步呢?一个价格的门槛,就筛选掉了一大批不那么坚定的人。而进了群的人呢,因为自己付了钱,多少心里会想要说要有所提升才值得,就会下意识的会多重视、多投入一些。所以你看,花了一笔钱,筛选了不那么坚定的人,促进了进群的人更加的投入专注,当然也增加了收益,一举三得啊。这个理念应该不能完全用【折扣门槛】来定义,但是这个筛选的程序、从中寻找真正有成长需求的人,还是很值得琢磨的。
那么今天的晨读总结起来,可以用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来形容:活在未来。我们只有把目光和思维长远的放在未来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才能在当下做出最佳的选择。
【0527今日话题】你还记得自己加入小灶的初衷么?目前来看进展如何?
看来竞选班委的这件事,真的让大家都开始认真的反思自己了。说句初衷勿忘多简单,真的做到,那么难。难才对,不难的话,就会很舒服了,哈哈。很庆幸,我踏出了那一步了,每一步可能都会,有点难,但是希望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的。每天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只跟自己比,也要记得红皇后效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