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出自《大学》的名言 - “止定静安虑得”。
什么是“定”?
“定”说的是“志有定向”,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明确的长期主义的方向。
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长期主义的方向,就意味着确定了自己要去的地方,于是他就不再四处张望,从此心不妄动,这就是“定而后能静”。
“静”就是心不妄动,只有心不妄动,才能安稳做事,这就是“静而后能安”。
当有了这种安稳做事的状态后,自然就能虑事详尽、处事精确,这就是“安而后能虑”。
如能在这种状态中持续,最终肯定可以有所收获,这就是“虑而后能得”。
你看,这就是从“定”,也就是确定了长期主义的方向开始,到最终有所收获的全过程。
可见,这个方向的确定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方向能够让你真正“定”下来,并由此产生“静、安、虑、得”的结果呢?
1)这个方向应该是自主确定的
如果你从未认真想过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是按照别人的目标为自己设置方向,或是毫无觉知的跟从大众选择,那么这个方向就不是你自主确定的方向,而它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缺乏内在驱动力。
事实证明,人很难坚持去做缺乏内在驱动力的事,所以放弃就是迟早的事。
2)这个方向应该与你想要的人生匹配
与人生愿景毫不匹配的方向,会让你常常陷入内在冲突,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
相反,如果你能确定一个与自己人生愿景完全匹配的方向,一定就会获得想要去做的强大动力。
所以,只有你长期主义的方向,不仅自主,而且与人生愿景匹配时,才会产生真正的“定”,以及“静、安、虑、得”。
这个长期主义的方向,可以是外在方向,比如像巴菲特那样做投资,或是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业级人士。
也可以是内在方向,比如对思考能力的不断精进,或是对自我成长的长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