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鉴赏:大明宣德年制款三清图笔筒

笔筒,是一种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关于笔筒,最早的记载当是三国时期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不过,其所说笔筒是否便是如今常用的笔筒,尚不得而知。但宋人的笔记《致虚杂俎》中也有记载:“羲之有巧石笔架,名 ‘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往上起码可以推至魏晋时期。

据文献记载,笔筒的材质有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翡翠、紫檀和乌木等,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而鎏金铜制笔筒极为少见。在古代,材质多样、雕刻精致的笔筒是文人雅士的芸窗爱宠,并流传至今。因为笔筒兼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故其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喜爱,烧造工艺越难、文化含量越高,笔筒价值越高。2013年,一只清雍正时期的笔筒曾拍出近亿元的天价,可见笔筒的投资、收藏前景十分广阔。事实上,收藏笔筒不仅仅是作为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更是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此次亮相涵春轩的大明宣德年制款三清图笔筒,正是一只鎏金铜制笔筒。一般的笔筒以圆口居多,而这只铜制笔筒口型却是六边形,纯手工打造,形制周正,难度系数极大,在当时,这种工艺可谓是顶级工艺。

笔筒边上的图为鎏金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旁侧题有诗文。松竹梅因其凌霜傲雪、经久长青,寓意气节清高,素来受文人推崇,因此常被用于装饰文房用器。笔筒的底部刻着“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三只足跟造型精巧,是以其边的三株植物的根构成,颇具匠心。

本品造型规整,造型敦实沉稳,加之通体鎏金光彩依旧,周身堂皇华丽神韵风采绰然,尽显名家风范。

【古董免费评估咨询鉴定】微信号:gzhcxart  直联:1392512759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名,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最早的...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2,076评论 0 6
  • 《名家点金·文物知识系列——青铜器卷》笔记 标签(空格分隔): 文博 铜材篇 自然铜 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是自然铜...
    cabbageyang阅读 3,365评论 0 11
  • 故乡,很遥远了。只有每年过春节才会回故乡。我对故乡所有的记忆都凝固在了无知的童年时代。故乡让我有一种遥远的熟悉感。...
    豆奶还在加热中阅读 214评论 0 0
  • 夏意正浓 树叶饱胀生命 阳光穿透层层缝隙 斑驳了 长长短短的路 突然好想 撑一把伞 挽你臂弯 走过夏日午后 直到匆...
    梦中人阅读 261评论 0 3
  • 今年的秋雨过于绵长,多日里只嗅到烟雨青色,她又过于撩人,似情人含情脉脉,难舍难分。唯有楼下的一棵桂花树在凄雨冷风...
    今夕何夕2016阅读 880评论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