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橘色灯光下,投下的光影一束一束的,墙壁倒映着书的影子,那是高中三年学习资料摞在一起的,都快超过我了,看着看着不免的想起了往事。
(一)
2018年的冬天,我分班到高一(16)理科班,当时分到我们班的一个熟悉的人也没有,挑选座位时阴差阳错的坐到了K同学的旁边,奇怪的是我俩的座位一直坐到高一学期上完。
K同学是我们常说的阳光大男孩,理科学习也特别棒,我心想那太棒了,我物理和生物就有希望了。确实如此,他每个晚自习的小组自由讨论时间都把时间留给我问他问题。
六月总是在笔尖上悄无声息地到来,下午还有科英语考试就结束高一了,中午不午休的同学还在刷题,生怕别人比他们多考一分,我倒好环顾着教室的四周,听着“吱吱”转的风扇,看着黑板上课代表写的考试注意事项,盯着秒针“哒哒”的计算着时间,内心无聊极了。
铃声响起,留下值日生打扫考场,其他人前往各自考场等待。
K说“行啊,我看你午休闲的不行,一看就是对这场考试势在必得”
我说“怎么可能,我那时看不下去,不就一场英语有什么好看的,每次看也没考啊”
“还是要认真看看错题啊,别考下来又是先前错过的” K又挖苦我。
广播站响起“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十分钟,请抓紧时间回到座位上”,我考试中还在想,要是还和他分到一班就行了。
(二)
高二分班结果,都张贴在了过道的走廊里了,熙熙攘攘的都是家长和学生,在走廊的最末排的名单上发现了我的名字,可惜没有K。
后来,一次去餐厅的路上看见了他,我们相互打了招呼,我问他在哪个班级,他说“在你楼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上来找我”,我笑着答应了他。
之后的几次见面,我们还相互打招呼,遇上了还聊聊近期的学习情况。下半学期我们见面后不知怎么的就不说话了,可能是学习压力大了,或许是我们的教学楼离毕业季的教学楼太近的缘故,从清晨到晚自习下课一直感受着他们学习紧张的氛围。
升入高三的分班考试,我考的不是太好,每天迷迷糊糊的不知到底学的啥,整日迷茫,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既是害怕又充满期望,这种矛盾心理贯穿了高三整个学年。
(三)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高三下半学期的学习在家上网课,晚上考试,一天天的眼睛对着真的头疼眼胀。
“嘀嘀”打破了我学习的思路,看到了K的QQ对话框给我发过来的消息。
“学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吗?”K发来的消息。
“我发过去几道题,你帮我解答解答,谢谢大神”我回复到
就这样我度过了新冠疫情的解封消息,准备开学了,高考延迟一个月,这对我们这群学渣来说无疑是高考前冲刺的福音。几个月后,我们踏上了高考,每个人或许都无比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们等了三年。
成绩下来后,我考上了一个本科,学了一个也还可以的专业。可是K消息框一直都没有人回复。或许,他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我们也许没有机会再见了。其实高一那段时间,我很感激他,没有朋友的孤独感,遇到难题的无从下手,没有好的学习技巧,都是他在旁边慢慢指导我。就像是踏上无名的列车,周围都是陌生人,只有他帮助你找到方向,愿意与你分享他的快乐与烦闷。
当夜幕降临,女生们的宿舍茶话会又开始了,八个姐妹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有个人问起“高中有没又喜欢的人”,大家又都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我也在想那个人,或许在心里我还给他留有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