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引力】人是被习惯所塑造
1-【缘起】
【火星特训营-02期】二阶落地成长进入尾声,近期陆续收到反馈,学员落地成长不是很积极,效果低于预期,也是没有第一期效果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2-【原因分析】
听到这样的信息,以及落差,我初步的分析是:
【第一,时间精力不够】,第二期的二阶落地成长处于2月份,是过年前后的一个月份,门店人手紧张,学员直接冲到一线,没有太多的精力用于落地成长;
【第二,落地系统缺失】,二阶落地的【督导-辅导-支持-反馈】系统没有建立起来,运营团队参与度不够,学员做了没有,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做错了怎么改过来,做对了是否继续优化升级,导师和项目经理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只能看到结果,没有办法看到全过程;
【第三,学员的差异】,大家基本认为第一期的效果好于第二期,客观的分析,是第一期的部分伙伴的效果较好,这部分伙伴是区域经理/厨师长,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我们一定程度存在光环效应,以偏概全,认为第一期效果好于第二期;
【第四,课程亮点差异】,第一期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全员推广和转训,从基层到高层普及培训一了遍,效果明显,亮点突出,而第二期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亮点课程。
还有没有原因呢,今天晨跑听完【坚持,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对我有了新的启发。学员学习完【火星特训营】,回到门店学以致用,是要把旧的行为习惯推到,形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这是需要自身【按照习惯养成的规律去坚持的】,这就是第五个原因。
【第五,习惯坚持不下去的真相】
所谓习惯引力,是指身体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受比较舒适,发生变化则被视为是一种威胁。每个人都受习惯引力的影响,让身体天然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
若要将某项行动转化为习惯的话,必须克服习惯引力;一旦突破前一个阶段的习惯引力的阻碍,养成习惯后,大脑就会把这种行为认为是日常功能,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
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如何来做呢?
3-【解决方案】
【第一步:了解习惯的三种类型】
【行为习惯】:指动动手就可以做到的习惯,比如写日记、整理家务等,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养成。比如【三招搞定厨房内控】,需要从计划开单到收货验货到收捡存储等各环节调整行为习惯,【DISC】也是需要调整之前的沟通表达的行为方式,【团队情感建设】也是要调整与内部伙伴沟通交流的行为方式,等等,都是需要去改变行为习惯,【所以我们二阶落地成长设计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
【身体习惯】:是指要让整个身体发生变化的习惯,比如减肥、早睡早起等,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思考习惯】:指像创意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等习惯。这种习惯养成需要更长时间,可能半年,甚至一年两年才能培养起来。
【第二步: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与对策】
【第一个阶段,反抗期,一般1-7天】,症状:身体抗拒改变,只有三分钟热度,反抗期最容易失败,是因为“习惯引力”在作祟,你想改变可是你的身体在抗拒。【所以,很多学员以‘那些都是形式的东西,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干’为借口,逃避行为习惯改变和成长】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像小宝宝学走路那样,从小目标做起。让要改变的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尽量减小。
对策二:简单记录: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地记录下来。记录其实是调动理性的力量,去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地掌握事实,让自己和身体的习惯引力更有效的做斗争。
【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一般8-21天】,度过身体反抗期之后,身体慢慢就接受了这个新习惯,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培养的强度,而这时习惯引力又开始阻碍我们。症状:因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失败,半途而废。要度过不稳定期,就要增强身体养成习惯的稳定性,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所以,很多学员以‘过年期间,人手不够’为借口,逃避行为习惯改变和成长】
对策一:让行为模式化: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弄成固定的模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行为。 比如读书习惯,固定在每天晚上8点。
对策二:设置例外规则:先假设可能发生的例外状况,也就能提前考虑好应对措施,让计划保持弹性。比如加班晚了,在路上听一段《每天听本书》来代替每天8点的读书计划。
对策三:引入奖惩机制:进一步从外部的环节来强化前两个对策,“行为模式”和“设定例外规则”,加强对身体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比如实现了连续七天的读书目标,给自己买个礼物奖励自己,如果没达到就罚自己做30个俯卧撑。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一般22-30天】症状:提不起劲,感到厌烦而前功尽弃。克服倦怠期,需要“玩点新花样”,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变化
对策一:添加新变化:一件事情重复做,做久了肯定很厌烦,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所以要主动给自己添加变化。
对策二:计划新习惯:在倦怠期,计划下一项习惯就是为了建立习惯的连贯性,就像通关打游戏一样,提出一个新目标和新愿景,有助于你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以上三个阶段及技巧,需要有人监督和辅导,运营团队是最适合的人,也是我们提出将日常巡店工作与督导辅导相结合的原因
【第三步:坚持下去的3个小技巧】
1.每次只培养一个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个习惯,比如运动或者控制饮食选其一,这样成功概率会提高。
2.习惯的行动规则是越简单越好:把一个复杂的习惯拆成一些简单的习惯来培养,行动越简单才越好坚持。
3.不要太在意结果:注重习惯培养各个阶段的节奏。
以上三点,也是我们【火星特训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更重视的是学员行为改变,而非简单的结果,第二阶段的落地成长目标清单还需要继续优化,第三阶段我们设计每个月一个主题复盘交流的原因所在,聚焦才有可能把相关技能掌握到位。
4-【小结感言】
习惯的养成,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一旦大脑认定某种行为跟往常一样,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这也是习惯引力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火星特训营】每个阶段的设计,尤其是二阶、三阶需要缜密地设计,如果随随便便开始行动,极有可能会因为【习惯引力】的作用而遭到挫败,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和要求,运营团队需要全力的去【督导-辅导-支持-反馈】,督导学员【从0到1】,通过记录下来和行为模式化,建立了固定的行动节奏,身体就能适应“不做不行”的状态,并且适当给与奖励,增加一点花样,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