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过:“我自己观察认为中国家庭的核心关系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这句话固然不无道理,但中国家庭里的大多数父亲,何尝不视孩子(尤其是儿子)为“命根”、为“香火继承人”?
——观观之语
01
曾经问过几个朋友:“你认为,配偶和孩子,哪个更重要?”
除了我老公(怕得罪我)不敢正面回答问题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回答:“当然是孩子更重要!”是的,语气坚决、毋庸置疑,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个问题过于“弱智”而不屑于回答。
唯有离异过的朋友Z答道:“子女会长大,还是老婆更重要啊!”我相信他说这句话时的诚意。
近年来,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武志红老师也曾在访谈节目中说过:夫妻关系应当重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里的定海神针。
即便如此,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何其难。又有几个人可以表里如一的说:“我也认为配偶比孩子重要”?
孩子,那可是流着自己身上的血、有着自己的基因啊,就更不用说有些人深入骨髓的“传宗接代”的想法了。
要说起来,“配偶”实在是个很神奇的存在。TA与你非亲非故,在生命的前二十(甚至好几十年)里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里指通常情况,不要跟我说还有童养媳、青梅竹马,或前世今生之类的玄幻剧情),从两两陌生、互不相干,到成为法律上、现实生活中最亲近的人,不可谓不神奇。
这个与你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相伴一生的人,TA知道你所有的饮食习惯,所有的脾气和小毛病,还有你所有的喜好,更知道你所有的缺点、失意时的潦倒和不堪,知道所有不为其他人所知的、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方方面面。
你们同呼吸共命运,TA已经和你生在一起、活在一起,时间长了连骨肉都长在了一起。若要分开,不管是哪方主动提出,都将承受断筋、剔骨之痛。
可是,当“配偶”与“孩子”放在你心里的同一个天平上时,答案又是什么呢?
02
在“爱情”尚没有那么复杂的年代,“持子之手”是要“与子偕老”的。那时候,“誓言”二字还没有被玩坏,时光也没那么快,牵手一人,相伴一生。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一类的乐府诗还颇有几分浪漫,也深得民心。
然而,一方面,是“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浪漫爱情,另一方面,婚姻里的另一半,尤其是女人,不过是一件“附属品”而已,仿佛他们就是为了生孩子才结婚的。
在“古时候”的大家族里,老婆不是唯一的,是可以分分钟更换的,是外姓人;有些人的内心真实想法,甚至把老婆看作“生育机器”,主要是娶来传宗接代的。
刘备的一番“著名言论”更是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只是,现代人的观念里,老婆和老公都可以“如同衣服”。
在“离婚”尚不那么风靡和盛行的年代,“衣服”破了,尚且还会去缝缝补补,到了过时就换的年代,“衣服”的存在价值和保值期限就更有限了。
将“配偶”物化至此,也真是让人无语至极。细思倒也不觉奇怪,中国家庭里,“物化”的不仅仅是配偶,连“孩子”都是“归属于”自己的。他们忽略了,孩子虽然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却不属于父母,他们仅属于自己。
只是,同为物品,“孩子”这件物品,比“配偶”更贵重罢了。
以亲情、爱情之名,把配偶、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样真的好么?家庭关系还能正常么?
在认同——配偶、孩子(成年后)都是独立自主的“人”,有其独立思想和人格——这一基础上,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我宁愿相信(也衷心希望),所有的婚姻都始于爱情,所有家庭里的孩子都是爱情的结晶。孩子在年幼时固然需要父母的悉心关爱,但长大后,他们也将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另一半,也要抚育自己的孩子。
夫妻才是核心家庭里的同盟军,是一辈子同舟共济的人。无论在生育孩子之前、养育孩子的十八年里、还是孩子长大后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夫妻才是一直守望相助的人。
唯有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夫妻才能互敬互爱、携手一生,从而不需要移情于他人或他物。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婆婆与儿子儿媳之间才能产生适当的界限,婆媳关系才不会那么紧张。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子女才能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如何去爱,才能在长大后拥有更美好的亲密关系。
03
去年,不少人被《含泪活着,上海一家三口人的惊人奋斗史!在日本打工15年,他只和妻女见过一次面……》这个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
然而,我在为他们感到心酸的同时,对于这位父亲的做法,其实是不敢苟同的。这15年来,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他一直缺席,错过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夫妻分别时正当壮年,重逢时已近半百;父女离别时,女儿尚小,再见时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十五个年头,那曾经错过的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真的还能弥补回来吗?
挣钱养家、供女儿留学的确很重要,他也的确吃了不少苦、对自己够狠。但他这样的行为,对自己的老婆,对自己的家庭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中国家庭最不缺的就是“牺牲精神”,君不见,为了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多少夫妻异地相隔,一年甚至几年难得相聚几天。
人们注意到了留守儿童的各种弊端,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夫妻两地相隔对夫妻关系而言,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且不说夫妻异地从生理上而言是极度不人道的行为,从心理上来说,也是极不健康的。
“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顺位的,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不要再打着“为子女好”的幌子,来损害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处理好了,孩子才能感觉到更加快乐、幸福,才会更懂得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