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整整一年的时间,本人一直在阅读黄厚江、余映潮、于漪等著名老师的相关著作,研究他们的经典案例,并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本次借“一师一优课”的东风,有幸在学校多媒体录制了一节课堂实录。现对之所思如下:
一、教学内容方面。因为所带班级为高二,所以选定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苏轼的一首诗《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学习起来不会有较大的隔阂,且本诗字面意思通俗易懂,起点较低。结合选修课的实际和本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主题,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知诗歌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2、了解一诗四读的赏析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诵读以及感知诗歌意境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上。
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则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将之作为教学难点。同时,考虑到本诗意义简单明了,所以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对课堂进行了适当的“扩容”,引进了“诗歌素描”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得到语文技能的训练和提升。
二、教学过程方面。整个课堂以诗歌本身为起点,围绕四次不同的“读”而展开,使之呈线性结构,且各个环节之间逐步递进,层层深入,具体呈现如下:一、背景介绍二、读《新城道中(其一)》原文:1、学生一读(教师强调:语速慢一点);2、学生二读(教师强调“短”字:读的婉转,读的柔美);3、学生三读(教师强调“笑”“乐”读出喜悦的感觉);4、学生四读:轻声诵读,自己感悟。三、读《新城道中(其一)》译文:1、学生一读(自读,轻声读);2、学生二读(齐读);3、师生三读(分读:老师读第一联,男生读第二联,女生读第三联,一起读第四联)四、读《新城道中(其一)》诗歌素描:1、诗歌素描的解释及举例(以《春晓》为例)2、学生在“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这两联诗里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把它描绘成一段文字;3、读全文素描。齐读、分读(分男女)五、读《新城道中(其一)》赏析文字(一)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句赏析的话;(二)教师归纳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六、课堂总结七、作业布置
就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体现了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板块式设计”“主问题带动”“诗意化设计”和“大范围长时间的语文实践活动”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语文实践中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读”的基本环节,学生参与度高,且能很快改正存在的问题;在“读”的深化环节,部分学生有些吃力,或者出现一知半解、一叶障目的现象。环节的清晰简洁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重点,但也很容易给人一种“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痕迹过重,尚未能达到“蕴大道于无形”的境界。
三、教学策略方面。从课堂设计来看,本课所采用的第一个策略,乃是“扩容”,适当的扩充课堂的容量和深度,使课堂更加有效。主要原因是诗歌本身的理解并不太难,完全不需要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去完成,这也是所有课堂“扩容”的前提,即文本本身不足以构成整节课的学习,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填充,使之更加饱满有料。
本课所用的第二个策略,是“以技法带学法”。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有一定方法的,语文当然也有,要是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对学习技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渗透,无疑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深厚。可以说,本节课基本是在“一诗四读”这个技法下层层推进的,此时诗歌本身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技法的一个例子,而不再是终极目的,这也是符合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各例子”这个主张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对这样的处理既感到新奇,也觉得有迹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所采用的第三个策略是“读说结合”和“读写结合”。诗歌教学,诵读是关键,准确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情境当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主旨。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果止步于此,课堂就显得太过浅显。读了之后要说,说了之后要写,这些都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心不明确、缺乏主题、背离文意的现象,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了抓不住重点、蜻蜓点水式飘飘而过的现象,这些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总之,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不易和博大精深,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对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有了更现实的思考,这多我来说,都是非常有益处的。这次的尝试,只是起点,要想有更大的进步,还需要潜心钻研,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