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中吕克的父亲开了一家面包店,父亲的心愿就是儿子能继承他的家业,但吕克内心的愿望却是成为一名医生。吕克从来不敢跟父亲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家里痛苦的挣扎。在朋友的帮助下,吕克的父亲明白了儿子的心思,他把儿子赶出了面包店,让他去寻找自己的人生。
吕克跟随朋友来到医学院,每天都非常努力的学习,他发现自己晕血,而且功课压力非常大,他整个人的精神变得紧绷,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还是想坚持,因为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梦想,是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很难。坚持了一年多,他放弃了,回家发现自己最爱做的还是面包,绕了一圈回到了原地,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浪费了吗?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吗?
不,他没有。
真正尝试过后,他才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东西,如果他不去折腾一次,他永远发现不了自己原来最爱的还是做面包,他永远不可能开心的做这件事情,只会每天处于郁闷和痛苦中,不会享受这个过程。
尝试了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啊,原来我并不适合做这件事情,只是自己以前把它想象的太过美好,你不去揭开这层迷雾,你就看不清你自己,不断去行动才能更加了解自己。
阿白特别羡慕那些目标非常明确的人,他总在想为什么别人都有梦想而我就没有呢?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内心很焦急很痛苦,却总是无计可施。大学四年平平淡淡过了,毕业找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每天并不开心,虽说一直想要改变,却也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工作后的第三年,他对生活和对自己的不满意已经快要到达极限,这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朋友,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你是中文系毕业的,为什么不去写作呢?其实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却被他听到了心里。
写作?可能吗?虽说是中文系毕业的,自己的文采也算不上特别好,不知道能否达到别人眼里的及格。加上工作不是很清闲,自己能够找出空闲时间来写作吗?
阿白开始考虑写作这件事情的可行性,这一考虑就过去了一个月。内心的焦躁感又慢慢冒出了头,失眠又开始困扰他了。
为了改善自己的状态,阿白决定先去尝试,工作之余自己也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可做,而不断的思考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懈怠,想出更多不能实现的理由。
阿白从那天开始每天早起一个半小时,那就是给自己空出来的写作时间,早上这段时间安静没人打扰,刚刚好。
刚开始很困难,完全不知道写什么,坐在书桌前痛苦的煎熬,一度想要放弃,慢慢能写出来一些东西之后又因为没有观众而感到气馁。但是他没有放弃,虽说现在仍没什么成绩,却一直在坚持,在不断的坚持中,他慢慢体会到了文字的美妙,它们能帮助你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慢慢让他思想上成为一个更有条理的人。
阿白在尝试过程中找到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写作,喜欢会更加让他坚持这件事情。尝试才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猜测没有用,想象也没有用,只有做过之后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