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这个世上有上帝,那么结识他的最好方法就是照镜子。因为唯一可以改变你生命历程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鲜花美酒和掌声,远不足矣成就一个伟大的人生,苦难和挫折是一个好老师,拥抱他吧!
所谓强大——孤芳自赏
佛陀通过自己的研究、感悟、冥想发现理真理,可是在一个几乎全民文盲的时代,知识的传播要如何做?落地,是的再伟大的真理总是要落地,和光同尘,与庸俗者为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无论中外的古典哲学,大多善用譬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者用进化心理学科学理论拔下宗教神圣的外衣。
圣人如何?——敢不唯物!大脑只服从于最高的道德——生存。他从来没有被驯化,也从来不会为宿主考虑。他懒惰,他势利,他好逸恶劳,他不思进取,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才是奴才,服务于大脑生存意志的工具人。
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与,我猜、我以为、我想。用佛陀的话说,就是我执。就像小公务员之死中写的那样。我们所在意,所恐惧的,大概知识恐惧本身。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烦恼来自无限心~
大脑为了生存,必须要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警惕。这是数百万年来发展的结果。知识。虽然我们现在不用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捕食,但大脑的发展还是滞后,于是他默认我们生活环境是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安静,安静,安静。一遍遍告诉他,安全,安全,安全!如何开悟?
选择唯物,承认一切,认可一切,存在即合理。一切我以为的,都是主观唯心的,不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也不会以我的痛苦而改变。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产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我成为孩子的那一刻,作为子女,我也把父母生出来了——这是缘起。当我把牙齿作为我的一部分。我也承担了他做为身体功能的消耗和损伤——这是因果。
身体有各种模块,生存、繁衍、社交等,我们做出什么选择。看哪个模块占上风。饿了,吃饭。饱暖则思淫欲。我是我?我不是我。
人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客观的看待所有事物,不要自我赋予它特殊的意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不是佛,明镜也只是镜。正念=客观
洞见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