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
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当代作家 ,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等,其中《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时隔多年后,作者麦家重新提笔,带给我们一个可歌可叹的故事。
故事从不同人口中的“上校”展开。虽说是拨云见日,但到了最后也没有人真正了解他。虽然他的智商只有七八岁的孩童那么大,可是却活到了九十多岁。比起“我”的爷爷、父亲、母亲、哥嫂,还有瞎子,已然是一种幸福的存在。
在“我”眼中,爷爷和父亲虽然不算是很了解“上校”,却对人生有很深刻的感悟。“人啊,心头一定要有个怕有个躲,世间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该低头要低头,该认错要认错,不能太任性子。”开篇,似乎就揭示了“上校”这个人的命运。
在特定的年代下,脾气硬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形势造人,人造孽”,是你的躲不过。
在“我”十六七岁的年纪里,对于是非对错,还不能有自己完整的判断,“我”一直都在迷茫着,试图寻找“我”内心中的答案。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虽然使用了第一人称,却通过“我”的视角,观察他人的对话,一点点说出了“上校”的故事。
许多事情很难描述,每个人都有不愿打开的秘密。可一些人生来就是要从言语、行为上占他人便宜为乐,比如瞎子和父亲老瞎子;有些人生来为隐藏秘密而生,比如父亲和保长;有些人生来向善,不服输,不听流言,比如我;而有些人生来向善、盲从,又得理不饶人,比如爷爷和表哥。
世间百态,所以每个人眼中的“上校”都是不同的,恐怕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真实的自己。
“人们爱听瞎话,不爱听真话,正如大家互相不叫名字,爱叫绰号一样。”年少的“我”曾经以为很多事情都是真的,却没想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真的,都是对的,都是善的。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
“我”从不同的人口中听见的“上校”,也让我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是,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他们说得全部都不对。原来“上校”经历的那些事情,并非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故事中穿插了历史故事,在那个不能被遗忘的故事。
原来他们说得“上校”可能是个太监,可能是个特务,全部都不对。因为他很有可能是名英雄,不能暴露姓名的无名英雄。
而“我”终于意识到众口铄金,是因为“我”的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人活一世,要经历了很多事,有些事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像水印,留得了一时,留不久;有些事情则像木刻,消不失的。”有些事情烙印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才能感同身受。
“我”开始佩服“上校”,毕竟“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也许忘记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他把那些人忘之脑后,那些人便失去了意义。
“我”一直在体会着和我原来完全不同的人生。很多年后,等“我”长大了,才明白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
我们渡人渡己,无需多放在心上。
挡人路,被人挡,给人铺路,被人铺路,乃常事耳。
作者在塑造“上校”的时候,很是大胆。没有吝啬众人眼中的对他的鄙视,也没有忽略他心中喷涌而出的家国情怀。人们有多嘲笑“上校”,在知道结果后就有讽刺。他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
这样的反差,让这本书极具戏剧冲突。
那些村民就像我们现在的“键盘侠”,他们不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只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他们站在道德的高点,肆意评论着他们想要批评的一切,他们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却完全没有想到过,在事情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或者不能诉说的秘密。
好的,坏的,善良的,可恨的。
“小慈悲是同情心,从眼里冒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大慈悲是责任心,是心底长出来的,因缘而生,细水长流。”
这就是人世间英雄的意义。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0219218
出版社:北京十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