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核酸检测现场,看到了多起“赶迟不赶早”的案例。
1、有一位学生家长8:57赶过来,要求不排队提前让她家孩子做核酸检测。因为孩子9:00就要开始网课了。
2、有一位老师匆匆赶过来,学校要求把最近三次核酸检测记录整合成一张。她不会操作,让我们立刻马上提供帮助。
3、上午11:48还有很长的队伍排队等待核酸检测,预估要完成这部分人的核酸检测工作预计需要20分钟左右。为了不占用医务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社区工作人员立起围栏挂出“暂停接待”牌。这时候有三位中老年人赶过来要紧急做核酸检测,建议他们下午14:00过来,他们就在那里大声责怪。
……
我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也经常有这种“赶迟不赶早”的情况,比如:上班踩点打卡、参加活动踩点出门等等。
在心理学之中,管这种心理行为叫“最后通牒效应“。
最后通牒效应是针对人们的拖拉倾向而提出的。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会在最后期限到来时,才会付出行动。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人主动将最后期限提前?
我想告诉你,有的。
1、将预估时间量放大20%。
2、将任务细分到每一天,尽早开始。
3、采用微步骤,低压力启动,沿着惯性前进。
比如《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为了健身,他只做一个俯卧撑,人活动开了,就接连多做了几个。然后又做了腹肌练习。练着练着,就成了健身达人。
4、用5秒法则立刻行动。
如果已经拆分到最小的步骤,你还是不想动,怎么办呢?但是心里又知道这是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这时候你只需倒数5个数:5、4、3、2、1,行动!立刻坐下来写,或者立刻开始运动。因为你一旦开始倒数,就改变了行为状态,已经有了行动的预备了,思维状态就会从静到动。
6、握紧拳头,充满斗志,借助身体变化来改变我们的态度。
假如你已经到了“懒癌晚期”,数了三次倒数5个数,还是不想起身,怎么办呢?
给你一个好用却极简单的“大招”:握紧拳头!对,现在跟我做一下,摊开你的左手,然后紧握成拳,默念5,4,3,2,1,行动!是不是发现,通过握紧拳头这一动作,你的状态已经改变了?
因为心理学家发现,行动与身体的变化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