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简书里看了不少文章,都说现在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诚然,随着生活的逐步便利和移风易俗,一些落后或传统的过节方式逐渐消失,加上人的心态变化,春节似乎变得索然无味。
但在我的家乡,虽然过年的一些内容变得简化,却仍然能感受到过年的仪式感。
1、腌腊肉。小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猪,过年的时候杀完猪,猪肉除了拿来送亲戚,大都要用来腌制腊肉。现在虽然不养猪了,但还是会在冬至后到集市买了肉,涂满盐先在菜篮里腌制几天,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挂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晒几天。
2、做米花糖。米花糖也是春节前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的一种点心。以前,制作米花糖用的米花、黑芝麻、花生、小米都自己买来准备好,拿到专门做制糖的村民家去制作。现在基本没有村民愿意做糖了,反而倒是一些外地人学了这门手艺,本地人过年都去店里买了。
3、灌糯米肠。这也是过年时特有的一道抢手菜。把大肠、小肠买来洗净后放水里煮开,然后用细绳子将一段绑紧,另外一段用漏斗将糯米灌入,到了七八分满再用细绳绑紧。接着,再把糯米肠放水里将糯米慢火煮熟后冷却。食用时用油煎制至两面金黄,放上葱花即是一道美味。
4、贴春联门幅。一般都是在除夕日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撕掉去年的春联门幅,重新贴上新的。小时候的春联门幅都是毛笔手写,有的在市场里买来,更早时是去写得一手好字的村民家买,自家有人写的一手好字的,还能省下一笔小钱。如今,春联门幅基本都是印刷品。
5、挂灯笼。家家户户都备有红灯笼,除了嫁娶乔迁等喜事,一般只有在春节的时候会挂出来,以前是点蜡烛,现在都是用灯泡。除夕、年初一还有年初十五是必然亮灯的,除夕夜有些人还亮通宵。农村乌漆的黑夜里看到家家户户亮着大红灯笼,很有过年的喜庆味道。
6、祭神。这是除夕夜家乡每户人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最有仪式感。祭神的时候,村里烟花爆竹声阵阵,整个村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那是年味最浓的时候(具体见拙作《除夕祭神》://www.greatytc.com/p/1aa25cb5378a)。
7、拜年。小时候,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跟着父母,提着年货走亲戚,一般都要坐下来喝茶嗑瓜子,到关系近的亲戚家一般都要呆个半天甚至一整天,吃了午饭还吃晚饭,主人家往往要忙上一整天。而现在,走亲戚拜年变得有点像完成任务,年货放好坐会儿喝了会儿茶就到下一家,甚至放下来打个招呼就走;年货也不买了,直接用红包代替,更有甚者,亲戚间约好彼此拜年不再拿年货,互相上门坐坐就可以了。至于吃饭,有的直接上农家乐之类的酒家吃饭,有的约好轮流作东,今年舅舅家、明年大姨家、后年二姨家,摆上二三桌。
8、看社戏。小时候,几乎每年大年初五后就会办社戏,一般由村委会出钱请来戏班子放在大礼堂举行,有时恰逢村里大户人家家里有喜事,也会请来戏班子,一办就是五天。村民们晚饭前就早早在舞台前放好长凳占了好位置,晚饭后就陆陆续续来到大礼堂等着看戏。这个时候整个礼堂挤满了人,乡亲们有的聊天、有的嗑瓜子,孩子们满地儿跑、追逐嬉戏,热闹非凡。现在村里很少举办社戏了,估计戏班子少了。但有些老戏迷听说隔壁村有社戏,还是会骑着电瓶车约几个村民过去“解馋”。
9、舞灯龙。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各村都会舞灯龙,晚上由村里的那些壮年男子高举着在村里的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舞着。有的灯龙有百米长,在黑夜中舞动着的火龙蔚为壮观。灯龙还会互相串村,这个村的灯龙舞到隔壁村,相互助兴。而现如今,不是每个村都有这个节目了。
其实,过年最大的仪式感应该来自春运。几亿人在大年三十前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回家“迁徙”,不是最壮观最隆重的过年仪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