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家庭教育-《正面管教》-3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应)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人们认为若要让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认为惩罚能让孩子吸取教训。这就是我们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惩罚孩子的动机。但事实上,惩罚不会带来改善的动力,只会是交给4个R中的一个或者全部。孩子或许没有意识到当下的心理动作,但是,他们未来的行为就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是我们教育了孩子,还是孩子教育了我们?
今天送小儿子上学的时候,出门的较平时晚了一些,当我们急急忙忙地坐上汽车时,却突然发现汽车打不燃火,没有办法启动。外加上今天星期一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比平时要多一些。当我们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距离我上班的时间已经比较紧了。在校大门口,我一边给小儿子整理校服,一边抱怨到:”看嘛,就是你,早晨喊你早点起来,你就是磨磨蹭蹭的,你看,时间都没有了“。这是我以前常说的话,我想我以前说这些话的时候,小儿子也没有说什么。但今天他的回答却让我很尴尬:“今天明明就是因为你的汽车打不燃火了,我们骑车过来,所以才浪费了时间。还怪我?”
我无言以对。
明明事出有因,却说出不负责任的话,这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有的思维。在这一点上,不是我们教育了孩子,而是孩子教育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