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一个孩子在一生之中会遇到哪些呢?有的人幸运,有的人不幸。我们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个一个孩子。他们是未来。即便对于未来这个词我们不会做过多的评价与畅想。但“一个更好的社会”是未来的期许。
在短书集之前的文章中,反复提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属于会讲故事的人”。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句话。人类历史的行进往往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后人传颂前人的故事,前人流传先祖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绵绵不绝。这些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会衍生及演变出无数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这故事,人类的历史才得以被人所知晓。
“这个世界,属于会讲故事的人”。同样,人类的延续也是依赖于故事。当我们考证遥远时代的人类在经历了一天艰难狩猎和饱餐果腹之后,洞穴外夜幕笼罩,暗夜的野兽四处逡巡,幽深的黑暗中不知隐藏了几多危险。只有这围坐在火堆旁才会安全,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只有故事可以抚慰今日的疲惫和明日的饥肠。
回到这些最开始或最原始的想象中,不是为了寻找哪一个故事更好?而是为了寻找故事的起源。在围坐火堆旁时,故事会讲述什么内容呢?这样的猜测不属于无聊之举。就像人身体中残存在体内的很多遗传密码,这些远古记忆的片段,来自数万年的积累。举一个例子,我们很多人会本能厌恶利器刮擦黑板时发出的尖锐声音,有人甚至听到这样的声音就会头皮发麻和心生恐惧。在很多电影中利刃在墙壁上划过的声音让人本能地抵抗。可是这种厌恶从何而来呢?
有研究者针对这个问题做过讨论,除了声音频率的对比之外,还有一个因素。研究者猜测。他们想到了从进化长河里溯源,论文中有这样的表述,这种刮擦的声音,近似于猕猴在危机来临时发出的警叫声。许多许多年前,人类的祖先也是用这种声音来提醒同伴,危险正在来临,大家快逃吧。于是,对这种声音的厌恶烙印在我们的本能里——尽管现在我们需要借助身体的角化部分(而不是发声器官)才能发出这种声音。
这个实验有意义吗?它的确回答了一个缠绕在我们心头的问题。当然这种厌恶的本能的形成需要无数次的反复才能形成。我们也可以想象,只是不能确认具体情形罢了。
以上讲述的这个过程无比漫长,漫长到无人会相信。这种需要数万年才会形成的经验演变成为记忆密码,同样也需要数万年才可以。而且还会有人说,对于那个遥远时代的故事,想怎么说都行,反正不用求证。
故事不用求证。故事本身就有筛选。想象没有尽头。但是想象的故事是有尽头的。这个尽头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我们同样会用无尽的想象去编织一个世界,在那个故事世界里,有我们的孩子会真实地生活其中。我们的孩子中也会有不安分者在未来的某一天溯源而上探寻他想知道的故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