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楼十二钗的偏爱,其实与读者的性情有着莫大关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如水者,“世外仙姝寂寞林”,才思敏捷,敏感多情,都是源于骨子里这点“性灵”;
如山者,“山中高士晶莹雪”,广博仁厚,明哲知时,乃是源于慧眸内那份“通透”。
有很多读者不太喜欢薛宝钗这个人物,认为她太过有城府、心机深沉。
这并不稀奇,在现代社会,大家更推崇的女性形象应该是爱恨分明、自信干练,但是宝钗这个人物质地,恰恰不是非常鲜亮的、清晰的,“人曰装愚、自云守拙”,更多时候,她是一个比较混沌的、默然的、得体却不出彩的形象。又加上是间接推进“木石前盟”童话碎裂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始终是毁誉参半,甚至有时候深受误解。
但这么多年,愈读红楼,愈觉得宝钗其实是东方美和东方智慧的一个非常写意的化身。
其实说宝钗“工于心计”是不妥当的,她有心计,但是不必“工于”。因为她的心胸志气,从不是一点点“闺阁匠心”。最经典的自然还是《螃蟹咏》,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需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后三联写的多么辛辣,官场上的道貌岸然,伪君子和真小人们的野心和欲望,乃至“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最终结局,其实都已道尽。小题目里寓了大意思,“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宝钗曾经借机劝导宝玉留心仕途,遭到宝玉的嘲讽和指责,也让宝玉愈加认定黛玉才是唯一知己。但是和这首《螃蟹咏》联看,却可见得宝钗的不简单。读书人常有的流弊是恃才傲物,若怀才不遇则易孤高愤世。宝钗世事洞明,却能审时度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是“至察”之人,却明白“至清”非“道”,她与宝玉、黛玉、妙玉等人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时”的智慧。
不过我深深反对把“宝钗”只看成一个“儒生”,这不过是她的处事方式,本质上来说,宝钗是一个“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的典型。
大观园里如果要论谁懂宝钗,我以为有一个人最有发言权,那就是贾母。其实贾母更是第一等女性,只可惜,人们往往只把她看作一个溺爱儿孙的凡俗老太。其实贾母的眼光之精到犀利,实为众人所不能及。贾母曾经玩笑,大意是说凤丫头虽然是百里挑一的人物,但要是和年轻时的自己比起来,还是逊色几分。这恐怕并非玩笑,而是事实。
贾母最懂薛宝钗,游逛大观园,宝钗的住处“像个雪洞似的”,贾母不悦“年轻的姑娘,屋里这样素净,也忌讳”。其实这两句话点出了宝钗的核心——“淡”。她的懂事、她的应对、她的进退、她的合宜,并非出自"工于”二字,而是出自这一个“淡”字,说白了,她的处事圆润不是出于费力讨好,而是出于三个字——“不在乎”。因为不在乎,所以就没有那么多情感上的倾斜偏移;因为没有过多的个人情感,所以总能比较客观冷静地应对人事,这也是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处事成熟的原因。《红楼梦》有一节是宝钗的丫鬟莺儿和贾环赌钱,贾环输了却赖账不肯给,宝钗见了,虽说是知道贾环耍赖,却仍然斥责丫头,丫头想争辩,宝钗道,“难道爷们还能赖你不成”。有人把这曲解成宝钗不分是非、小恩小惠讨好赵姨娘之流。我看了觉得滑稽,还是那三个字,她“犯不上”这样做。其实丫鬟们并非不懂尊卑,只是一是贾环做派确实让人难以尊敬,二来是在赌局中,人难免因为输赢红了眼,分寸不顾。宝钗不在赌局中,没有输赢念,她不问事“是”如何,只问事“该”如何。
但是薛宝钗的合宜与中庸,与平儿有着质的不同。平儿是“有情人”,她是有“我”的,她的“我”使得她在对凤姐的忠心和对尤二姐的怜悯中左右奔走。宝钗从不奔走,她都是顺势而为。即使窥破了丫鬟们的秘密,也没有“尴尬不已”,更没有“落荒而逃”,反而优哉游哉地上演了一出活色生香的“宝钗扑蝶”。
薛宝钗是个“无情人”,但她的无情不是狠毒,不是惜春那种一来搜查就立马和自己的仆人划清界限的冷血;她的无情是“落花流水,不着痕迹”,说白了,还是一个“淡”字。她比黛玉更“无偏无恃”,比妙玉更具一颗佛心。妙玉若是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恐怕是假的;但宝钗要是吟这一段,却恐怕是真实心境。妙玉是“人伴佛灯心未死”,宝钗是“身在红尘、心在佛门”。曹雪芹给宝钗的评价,真的很妙,“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只不过一个妙龄女子,过多地生出了这“不空而空”的智慧,是福是祸,难言。不过若“家有此女初长成”,恐怕明智的父母会用东坡的那首诗来慨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