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播,读了电视报上的介绍,就极想读一下原著。
父亲从农场办公室拿回来一套《红楼梦》,我一读就喜欢上了,反复读了十几遍。
后来,父亲把书拿了回去,我很想拥有这部书,骑车到县城的新华书店问了一下价格,12元!犹豫了一阵子,后来攒够了钱买了来。这是我买的第一部书。
以后,胃口越来越大,不仅把四大名著买齐了,三言二拍、封神、隋唐、说岳、七侠五义、史记、聊斋等等,也陆续买来。
1988年,常听同事说起琼瑶作品,开始我没在意。不久,看到了电视剧《月朦胧 鸟朦胧》,立刻买了原著来,一读就惊呆了。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精彩的文笔!有这么热烈的感情!第一次发现小说里的人物不是以非好即坏的脸谱化来区分。
从此,盯上了琼瑶作品。
书一到手,立刻阅读,诸事皆忘。天晚了,母亲催着睡觉,拉灭了灯。我哪里放得下书里的内容?等母亲睡着后,就拿了手电,蒙上被子继续读,直到读完才睡。
《心有千千结》里的主人公叫若尘,他的藏书非常丰富,俨然像个小图书馆。我心里羡慕极了,从那时开始,珍爱每一本书。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攒一屋子书。
经过多年的搜购,《琼瑶全集》一本不少。
长姐看我不断购书,就鼓励我写作:“你不能只是买书读书,应该学以致用,学着写作,哪怕发表一篇文章,也证明你的书没有白读。”几次三番,说得我动了心,做起了文学的春秋大梦。
1997年,发现了《小小说选刊》,这一订阅,就是23年。
有一次,我发现少了两本《小小说选刊》,就在房里抄家似得一遍一遍地翻,找了两天也没找到,急得我掉泪。大齐才告诉我:“西迷堤的表妹拿去了。”
这就好说了,第二天,我骑上自行车到西迷堤的舅公公家去要,表妹没在家,和妗子说了。过了一天,表妹把书送了回来,我才安了心。
直到有了微信,我的精力转到了公众号上,纸版书实在读不过来了,才停止了订购《小小说选刊》。各种小小说杂志一共攒了一大箱子。
通过阅读各种报刊,越来越崇拜敬爱的周总理,有关周总理的书籍永远是我搜购的目标。
熟知了周总理的生平,才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而对那些多谋善战、居功至伟的开国元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搜购个人传记。
看了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后,就想买那部书,一看书价20元,没舍得买。
过了一星期,梦到新华书店里的《射雕英雄传》卖没了,我一着急就哭醒了,依然伤心不已,伏在枕头上哭个不停。吃完早饭,骑上自行车跑到县城买了来。
后来又买了《神雕侠侣》《天龙八部》。
儿子上高中后,我有机会到大城一中一带去,在那里发现了几家书店,进店浏览的时候,店主问我想买什么书,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儿子说:“要军事方面的。”
我一想,我还真是最喜欢读军史方面的书籍。不仅现代的,对古代军史也感兴趣,因此,古代名将传记也是我搜购的目标,尤其是对岳少保,读《说岳全传》实在不过瘾,他的真实经历才吸引人呢,凡是涉及到岳少保的书籍我都喜欢。
只言片语,哪里能够尽兴?直到最近,在百度里发现一部《这才是岳飞》,网购到手,才了了我的心愿。
平时,我省吃俭用,能用一块钱解决的事,决不多花一分。但是,对于买书,则毫不吝啬,大有一掷千金之感。
有一次去县城,快中午了,想花两块钱买包子,犹豫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舍得买。路过新华书店,忍不住进去了,看到一部《刘少奇的故事》,越翻越喜欢,最终不肯错过,掏出40元钱买了下来。忍着饥肠辘辘,喜滋滋地骑车回了家,好像在古玩市场上淘到了宝贝一般。
一天,村里有个小伙子到我家来借书,不好意思拒绝,就让他拿走了两本书,一本《凌鼎年小小说》,一本《王奎山小小说》。
到了晚上,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担心我的书被弄破了或弄丢了。梦里也是那两本书,醒了后坐卧不宁,实在难受,一大早就去把书要了回来。
那小伙子不免跟别人说起,这样一来,人家都知道我爱书如命了!
铁叔是村里挺有文化的人,想来是喜欢书的人,有一天碰到了,他问:“侄媳妇,我听说你藏书不少呀?”
本来,我是个不善说谎的人,为了保护我的书,也不得不睁着眼睛说瞎话:“谁说的?我从来没有买过书!”口气之坚决,斩钉而截铁。
我是这样的爱惜书,可还是有三本书弄丢了!一本是中国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一本《文革笑话》,一本仝颖华姐姐的作品《泣血百合》。每次想起,痛惜不已!
去年的腊月二十八,堂妹带着女儿来拜年,看到我书柜里塞满了书,就对她女儿说:“妮子,你看你妗子这么多书,你还不拿几本回去看看?”
我吓了一跳,心里打起了鼓。好在那妮子对这些书不屑一顾,自顾到西屋和我女儿玩去了。
堂妹还在喊:“妮子,你看看你妗子的书来!”
我赶紧说:“哎呀!我们家的每一本书都是宝贝!要是借去,我连觉都睡不好了!”
堂妹忍不住笑起来,这才放弃了。
等她走后,我觉得不妥,万一再有人趁我不在家把书拿走了,我还活不活?于是,就写了张“小心翻阅,概不外借”的纸条贴在了书柜上。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一文不名,但是,看看这些藏书,又感到自己是个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