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的硝烟―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年7月的校园,潮湿且闷热的桑拿天依然充斥了一切空间,窗外无风,知了在聒噪,或许,知了们认为自己在演奏动听的乐曲,对我来说,却不得不忍受,幸好记事起就已经对此司空见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77年前的6月,大英帝国的舰队封锁了广东珠江口,历史教科书上所称的鸦片战争由此开始。在各类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叙事中,历史近乎呈现出了善恶简单对立和流畅的线性逻辑,但是这种人为书写的历史同真正的历史有多大多远的距离似乎难以精确衡量,但丰富的史料和逻辑上更严谨的学术成果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剥离历史尘埃的隔膜,去审视和接近更为立体和真实的历史现场,从而让思想认识不再那么简单和肤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从一个独特角度重新审视了百年前的那场战争,以及战争中各色人物,包括他们各自的思想历程。

      从军事的角度看,国防思想方面,清王朝的军事重心在于防内,提防满清政权被颠覆,而非扩张海外利益;兵器方面,鸦片战争前英军已经处于热兵器的初步发展阶段,清军则处于冷热兵器混杂的阶段,兵器存在代差;最重要的是战争拼的是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工业体系,当时中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英国的工业革命则如火如荼,以我们当今的所知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兵家有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对于决策者来说乃是基础之基础,但是身为最高决策者的道光帝竟然不知道英国在哪里,实际上,1793年马尔嘎尼访华的时候,就赠送了一副世界地图给了乾隆皇帝,这历史的吊诡之处,让人唏嘘万分,也最为生动了说明了沉浸在天朝上国中的统治阶层的严重缺乏近现代的知识。

      百年前的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天空里,战争中的刀光剑影只能在脑海中想象,但是鸦片战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屈辱的受害者层面,而是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彻底抛弃自我麻痹,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自我中心迷梦,保持谦虚的姿态,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做到从世界看中国。

    最后,借用茅海建教授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覆辙的坚实保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走过的路,何尝不是如此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PORT模型分析流程图 目的 1.让自己每日早上所做的事情流程化,按照执行即可 2.将隐性经验显性化,后续改进...
    夜蝴蝶FLY阅读 1,969评论 0 1
  • 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这辈子离完美越来越远? 从跟孩子被分离的那一刻,就此心碎,此生做不了一个完美的母亲: ...
    粒粒蓝雪阅读 223评论 0 0
  • 今天的图有点挑战,是看了伙伴们画的才敢动笔,翅膀还是最难!加油……
    一谙其优阅读 333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