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唱晚---《平沙落雁》

作者:清韵寒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涵秋影,风萧萧。

    平沙水云,似轻烟惨澹斜曛。

    秋戽冬临,芦花乱纷纷,孤雁离群。

    平沙落雁,自问世以来,琴谱多达五十余种,也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此曲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知何处,鸿雁来也楚江空。

    一说就在回雁峰下。绿水青山绕,旷野平沙,芦苇丛丛,雁阵起落,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遥想万千、诗意由生?“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这或许伤感中还带着平和。“阵断衡阳暂此回,清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无征缴,又被孤城画角催”,这或许写得有点空泛而悲绝。倒是明人陈沂的诗句:“几行寒雁影,寂寞在平沙”,寥寥数言,已写尽了平沙落雁的那种苍茫、秀美和伤感。从历朝历代的诗文来看,回雁峰浸润和承载了人们对大雁的所有情愫,平沙落雁这种诗意之美,更应该与回雁峰有关。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悲伤总在琴断时。大雁或落,或起,或鸣,或静,化为指间的音乐,已是那文人难以言尽的感伤和疏离。我们不知道,在曲盛于歌的时代,有多少人弹听过这首琴曲,背后又是多少辛酸。

    孤客不堪听,最可怜山高月冷。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多少诗句中以“雁”为意象,这种或带悲情的意象,让人们为之动容,也令这座以雁为名的城市,平添了些许诗意。而跟那些咏叹大雁的诗人们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市民,从来就没有放弃和沦落。

    他们是仰望天空的那群人,背过身去,他们从容穿越,无比地执着与果敢。

欢迎关注公众号:静心古琴舍,每期都会有更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80评论 0 5
  • 存稿,不做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持人:“归德印象.一琴乐坊”情景故事古琴演绎即将开始,请将您的手机调至静音...
    梅若梅阅读 734评论 0 0
  • 西汉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人生发展的高度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又...
    将将随心阅读 414评论 0 2
  • 今天,我本来打算要回浙江上课的,后来又一想,老公去上夜班了,儿子一个人在家,我有点不忍心。于是,下定决心留下来...
    夏静波19阅读 172评论 0 4
  • 1、工作总结: 在今天上午的一天中,我们首先对我们昨天学习的怎么去正确对待投诉和怎么去解决投诉,我们几位老...
    平平魚阅读 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