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我的小鸡,埋在这里了,不许碰!
从四岁起,他开始喜欢研究各种小动物。
放学后,要我陪他在小区里捉蜗牛一直捉到晚上;在幼儿园里,小公园边,他和小朋友们捉西瓜虫和蚯蚓玩,捉到了放在手心玩上半天。但最爱的还是小鸡小鸭,这些可都是他的忠实玩伴。
春天到了,碧沙岗公园门口有很多卖小鸡仔的。周末,儿子便央求我陪他去买鸡。刚刚孵出来的小鸡小鸭们,毛茸茸的,煞是可爱,买上几只,在公园里草坪上放开让它们撒欢,惹来一群孩子的围观。
回到家里,他会把鸡仔放在自己头上,胳膊上,然后看着鸡仔扑棱棱地乱飞,可怜了这些小鸡娃娃们,所以凡是他养活的鸡都很皮实;或者带着小鸡们在客厅里跑步,小鸡们好似很喜欢他,儿子快跑,它们也快跑,儿子停下,它们也停下,看着非常有趣。晚上睡觉时,他要把装鸡的箱子放在床头看着鸡才肯睡,趁他睡着了,我会悄悄地把箱子再放回阳台。第二天醒来,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小鸡小鸭们。
傍晚放学回来,带着小鸡小鸭们到楼上平台处放风,小朋友们见到,又是热闹一番,大约孩子和小动物最容易产生感情,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玩的很是开心,由此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但小鸡小鸭们太脆弱,经不住孩子们的折腾,很容易就夭折了。某天早上起床,他哭着说,小鸡死了。我安慰半天,他还是伤心,我决定让他和小鸡来个道别。
那,我们一起把小鸡埋了吧,回头让爷爷再给你买一个。好的。他终于不再哭泣。于是,我们一起,在楼下草地上,挖了个坑,把小鸡埋葬。埋好后,他说要给小鸡墓地插根棍子,做个标记,最后又插上两片树叶。
隔日,走到楼下,他又拐过去看看他的鸡,发现鸡的墓地上棍子倒了。于是,他又认真地重新树了一根大棍子,还对一旁观看的小朋友说,这是我的小鸡,埋在这里了,不许碰。
2.什么蝉会叫?
妈妈,快看快看,我发现了一只公蝉,会叫,它的肚子上有两个三角形的东西。儿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向我介绍,手里拿着那只刚蜕变的蝉。我看过去,被震撼到了,它是那么美,身体呈嫩嫩的金黄色,翅膀薄薄的几乎透明,终于知道什么叫薄如蝉翼了,也明白为什么会有金蝉脱壳这个形容。大约再过几个小时,它这个和母体一样的颜色就会退去,变成黑色了。
夏日来到后,树上的知了就叫个不停,妈妈,我想捉知了,好奇心驱使着他。我说知了是深埋在地底下的幼蝉变的。那我想看看幼蝉是怎么变知了的。他接着追问。好呀,我们晚上一起去捉蝉,然后把它放在家里,找个盒子盖住它,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它变成知了了。他欢呼着答应了。
于是,待到天色暗黑,我带着儿子,拿着手电筒,开始在楼下的林荫道上搜罗,我教给他捉蝉的技巧,告诉他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蝉。刚开始他能找到一两只,后来能一下子找到四只。此时,他就像得胜的将军般向我炫耀,看,我又捉到一只,厉害吧?!到家赶紧找个盒子罩住它,他会等不及,总想掀开盒子瞅瞅,我告诉他不能总打开盒子,蝉需要一个黑暗的环境才能完成蜕变。他于是忍住了。
但是,第二天变成的蝉不会叫,我说蝉分公母,所以,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但我心里虚,因为我说不清楚到底是公蝉会叫还是母蝉会叫。这时,他自己揭晓答案了,是公蝉会叫,你看是公鸡打鸣,不是母鸡,那肯定是公蝉会叫,母蝉不会叫。厉害了,会推理总结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于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公蝉和母蝉有什么不同。
终于,他自己发现了公蝉的肚子下有两个三角形的东西,我告诉他,那个三角形的东西就是蝉的发声器。嗯,小家伙满足地应一声,转身又跑开去看别的蝉去了。
3.妈妈,我逮到了一条大金鱼
抓鱼虾、青蛙、蝌蚪,是他最执着的爱好,执着到可以不吃饭,不喝水,顶着烈日,也要抓到一条鱼或蝌蚪才肯回家。
每年的夏天,都是他这个爱好爆棚的时期。因为,夏天到了,小区里池塘的水又满了,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在各个池塘边转悠。池塘里的青蛙、小蝌蚪或者泥鳅、鱼就是他的目标猎物。在长期的抓捕过程中,他练就了一副敏捷的身手。有时候,看他那专注的眼神,我就很感慨,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只是,他比我当年要更加执着。
陪他一起抓鱼,是耐心的考验,有时候好半天没有抓到,该吃饭了,我想回家,叫他走,不肯走,再叫,说我非要抓到一条鱼不行。于是继续等,可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抓不到的时候,他会委屈地哭着不回家,抓到了,高兴地大喊,妈妈,抓到了,抓到了。更多时候,抓到的是小鱼,都是这样的小鱼苗或者泥鳅。
或者是青蛙。
后来,爷爷对他的这一爱好给予了强烈的支持,给他装备了一些新渔具。于是,他有了钓鱼钩、网鱼的筐,和超大渔网。
有了这些新渔具,他抓鱼的几率就提升了很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物利,结果可期。今天,他欢呼雀跃着,妈妈,我逮到了一条大金鱼!我不敢相信,但是那鱼扭动着身子在我眼前,是真的耶!就是用这个渔网筐给抓到的,把它放在鱼缸里很漂亮呢!
每逢这样的时候,他会高兴地在客厅里跑来跑去,跑个一二十分钟也不嫌累。让大人们不禁羡慕,孩子们的快乐真是简单啊!
他今年六岁。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