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关键的思考势能,必须要说,它们对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在现代社会修炼成强人的三种自我修养。
第一种思考势能,叫自我认识,也就是一个人要清晰地了解自己,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
不仅了解自己的能力,也了解自己的局限。
一个知道自己的能力局限和认知边界的人,更加不容易做出昏头的决策。
曾经与一位非常成功的朋友共同参加一场晚宴,在晚宴上,一位精明的投资人开始向朋友推荐他的公司。
这位朋友干脆地回答,我对那个领域一无所知,我只喜欢在我了解的领域做生意。
这就是清晰地自我认识自己的边界在哪儿。
自我认识也意味着,了解自己什么时候容易受到默认值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写默认值。
比如我们刚提到的,对别人的意见容易反驳时,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开口前先深呼吸的新默认值。
但前提是,你得能认识到,自己是个容易对别人意见应激反应的人。
第二种思考势能,叫做自信,也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对他人的价值。
因为相信自己,所以会更加专注于这件事有没有做对,而不是自己对了没有。
因为相信自己,所以更加容易面对现实,也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把结果看在自我之上。
相信自己的人,不太容易被自我辩护、情绪化等默认值影响。
第三种思考势能,叫做自我问责,也就是永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对不是自己导致的,但却应该自己承担的后果负责。
他曾经参与了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那一段时间他特别忙,周日晚上要交的代码,到周日早晨还没写好,于是他赶紧来公司加班,没想到领导劈头盖脸地说了他一顿,说他的代码早就该完成了。
感到很委屈,于是给领导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长篇电子邮件,诉说自己的不容易。
结果,领导的回复是,我不在乎,因为完成任务是你的责任。
后来想通了,自己举出的那一大堆困难点,难道真的无法克服吗?
无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归根结底, 他人最在乎的是两个字,结果。
所以,自我问责的人不会给自己找借口,而是会对自己说,没人在乎,就是你的错。
有的时候,错误不是你犯的,是你的同事或下属让你受到牵连,你或许会感到这不公平。
但是如果你对这个事件的运转方式不满意,那么你就去改变它。
如果无法改变,那就停止讨价还价,接受现实情况,承担责任。
还是那句话,世界关注的是结果,而只有把精力从为自己解释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自我问责还在于摆脱受害者心态。
我们每个人都会讲自己的故事给自己听,在那个故事里,主角或许是永远善良、正义、正确的,毕竟,面对自己的错误,总会让人感到不自在。
但是自我问责的人会告诉自己,我不是受害者,是我的行为决定了后果。
如果我想改变这一切,我该做的不是抱怨别人,而是改变我自己。
所以自我问责,说白了就是跟自己说这三句话,
“没人在乎,就是你的错”
“错不在你,但仍然是你的责任”
以及“我不是受害者”。
你想想看,一个始终保持自我问责,提醒自己专注结果,接受现实情况的人。
是不是更加的理性,不容易被本能默认值控制?
想要对抗自动反应,需要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势能位置,而这三种高势能思考位分别是:
自我认识、自信,以及自我问责。
对清晰思考的认识,不完全着眼在具体的招式,而是指向一种强势人格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