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位大师提出的艺术无国界,一直以来,我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的;以为世界每个角落里的人们,在点线面组合的图案上有着共同的语言。
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为源泉,艺术可能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可细究生活,艺术之间却有着无比的国界。我有这样的感受,是来自与一个客户的对话。
一:这是我们的文化!
有一次李社长给我看他们国家一个公园的雕塑,我甚是不屑,因为平时被数落的多,于是学着他的语气说道:啊~呀~你们得雕塑,形体比例,很是不准的吗?他顿时有了情绪,说道:你,不懂的吗?什么叫,形体不准?这是我们,传达美的,一种形式!这是,我们的,文化!
他是做石材生意的,他不懂,我相信他是强词夺理,可后来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不管什么缺陷,这不都是一种语言吗?我们现在美术方面的教学,几乎是遵循西方的那一套体系,如果我们学的只有中国画知识,我还会这样去评价吗?
二:你以为你的工人是日本人吗?
郑教授的作品在他来验收的前3个小时才完成。我没有去检验,并不是我有多大的信心做好,只是因为觉得,人都到了,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再个就是,对此我根本没有这个自我检验的意识。
郑教授看到他的作品的时候,脸都绿了,只是重复着一句话:oh my god!Oh my god!
他的脸绿了,所有人的脸也就都绿了。
晚上安顿好教授后,李社长问我,你怎么能这样?你为什么不提前看看?
我说:模型都在车间,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谁想到工人会....
李说道:你凭什么相信工人?出了问题谁是该负责的人?你以为你的工人是日本人吗?就是日本人他们也是有高管监督的!
虽然我忘不了和日本人的民族仇恨,但是我也知道,日本的大和民族和德国的日耳曼民族在世界人眼里,那是一等民族,或许,这就是他说这句话的原因。
三:我们是先定价格,再定方案的。
有一次和李社长谈到国内竞标的问题,他没有惊讶,却说了让我颇多感慨的话:这就是你们中国的一些弊端,领导定好了方案,然后让供应商比拼价格,谁价格低找谁。这样能保证质量吗?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地方如果需要一个雕塑,会先做好预算,这个地方摆放的东西就这个价位,钱是不变的。然后让设计者拿作品来投标,谁的作品创意好,适合就选谁的。于是大家会在自己作品上下功夫,这样的质量怎么会差呢?
这样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生活里不注意,有些事看起来鲜为人知罢了。生活的一些风俗或人们的价值观,就这样影响着自己艺术的呈现。艺术本身是相通的,可承载她的载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具体的展现也便会有差异,也许,艺术真的有国界,还是无边的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