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于妈新剧《延禧攻略》大火,剧中角色一个比一个水灵。作为一部宫斗剧,《延禧攻略》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女人们的勾心斗角。不少观众看完大呼:“就我这个智商,穿越到清朝肯定也活不过两集。”
当然宫斗剧不只看颜值。
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剧中从第一集就开始遭人厌嫌的高贵妃。
在《延禧攻略》前半部分,高贵妃可以说是后宫唯一认真在宫斗的选手,不为别的,只因俸禄比皇后少了“整整四百两”;用的东西也比皇后差“长春宫用金器,储秀宫只配用银器,她用仪架,本宫只能用仪仗”。高贵妃处处要压皇后一头,什么都想比的那股子嚣张跋扈的劲儿,更多是来源她的自卑。
先说一说高贵妃的童年吧:
高贵妃的父亲,高斌,河道总督,为治理水患,抛弃了她和母亲,导致母亲被水贼凌辱致死。
随后父亲再娶,年幼的高贵妃被继母马氏虐待,得了宫寒不孕之症,在继母的打压下,出嫁时也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出嫁之后,同样没有人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哪一个不是削尖脑袋想要接近皇上?于高家而言,她是稳定家族地位的棋子,于皇上,她是高家献媚的工具,除了混出个样子,她再没有别的退路。
有人说,人间无数悲剧往往有嫉妒、憎恨引起。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高贵妃没有显赫的背景,童年的阴影让无限缺爱的她拼命想要挣得存在感,所以她嚣张跋扈、蛮横无理。在险恶的皇宫当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为了当皇后,她选择用坚硬的刺保护自己,伤害别人。
她有内涵,有能力,内心温柔善良,但是坚强的外壳和强大的气场,又让她像一直满是尖刺的刺猬,让人不得接近半步,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贯穿她的整个人生。
可是一如剧中高贵妃惨死之前所说,皇上的目光总是冰冷的、冷漠的,皇上对他的宠爱总是疏离的,她就像个撒娇得不到的小女孩,越撒娇,越被嫌弃。
2
前段时间,在节目《法眼大律师》中,一位姓李的男子上节目寻求帮助希望明星女儿支付赡养费。诉求的原因是女儿拒不认他,所以要女儿支付5000万补偿。
这位男子在节目中表示,他和妻子在女儿10个月的时候就离婚再娶,考虑到是个女儿,所以,一直让孩子跟着妈妈的生活。说女儿很小的时候跟自己关系很好,甚至上中戏的学费都是他出的。
大学毕业后,女儿工作了红了,就不认他了,甚至没有买过礼物,这让他很寒心。
说到去剧组探女儿的班,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女儿说和你有矛盾,所以不见你,他当时如同五雷轰顶,毕生难忘。
这位男子描述的口中的女儿,就是毛晓彤。
在节目中,她的生父称,毛晓彤身家有几个亿,拍一部电视剧有50万。
他坦言自己有过吸毒史,还强调只吸不贩,然后还沾沾自喜的表示已经半年没吸了。最后,他恶狠狠的说:
“毛晓彤现在对于他而言一点都不重要,就想一次性拿到这5000万以后井水不犯河水,要不就带着她一起下地狱。”
看完整期节目,连主持人都坐不住了,直言:这简直是拿小棉袄换貂皮大衣啊。
言外之意
这位非但不履行父亲的职责反而开口就要5000万赡养费的男子,出面诋毁女儿,无非见女儿有了名气,想要从她身上获得好处。
原生家庭有时候会毁掉一个人,但有时候也毁不掉一个人。
幸运的是毛晓彤虽然为他所生,但并没有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中沿袭父亲的恶习。
3
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心理学家把个人从小成长的家成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塑造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
在未成年之前,我们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必须依赖别人,认知发展也不够完善,出于生存本能,都会主动适应周围的环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认知模式。久而久之,就把父母的生活模式无意识地带到自己成年生活中去。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只能活在“父母”的阴影里。
印度合一大学的创始人阿玛巴关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
一个孩子如果憎恨父母的某种行为,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不断吸引那些具有同样特质的人,重复地感受那种痛苦和憎恨。
第二种情况是他会无意识变得和自己父母一样,在不知不觉里活成父母的翻版。
如果童年时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那么就会让成年后的我们依然陷在这个限制之中,并且越陷越深,苦苦挣扎。
就像《延禧攻略》中的高贵妃,内心在童年时被戳出一个洞,自己浑然不知,只是一直拼命想用什么东西去填满,却始终求而不得。
所以,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因为无论是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职业问题,一个不曾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摆脱父母束缚和控制的,是注定不可能真正做自己,拥有自己的人生的。
那么如何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对于出生,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以后的人生之路,却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
你的独立程度,决定你开创“自主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相互关系。
说白了,能不能摆脱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关键在于你自己。如果只是对既定事实进行抱怨,没有任何意义,那是一个死循环。
每个人都倾尽一生,在找寻自我的定义。或许探寻内心的路远比走向外界的路更加艰难,但我们都需要一些勇气去心中的那个“家”,穿越原生家庭中的爱与痛,与内在父母和解,然后完成那个追寻幸福快乐的自己,重塑自己的人生。
最后用黄秋生说过的一段话:就好像你身上的疤痕,永远都会在那里,它们就是你的历史,所以你根本不必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