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教育的目的》
再读
第三章:自由和训练的节奏(43—58页)
古人比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智慧高于知识。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渴望的是传授智慧,而在现代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标却是教授各种科目。虽然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外一个要素——“智慧”,虽然模糊但却伟大,甚至更为重要。
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实进行条分缕析的训练。在一个理想的教育体系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自由选择的训练成为自动自发的结果,自由则因为训练而得到丰富的机会。只有“自由——训练——自由”这一个大的循环周期,第一个自由阶段称为“浪漫阶段”,中间的训练阶段称为“精确阶段”,最后的自由阶段称为“综合运用阶段”。
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不加区别的严格训练会使心智迟钝,反而实现不了自身的目标。
在教育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都不能没有自由;但是在浪漫阶段,重点必须放在自由方面,允许儿童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行动。如果在浪漫阶段的自然发展尚未结束时,就对他们进行精确训练,必然会妨碍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吸收。过去的教育是那么的失败,其原因就是对浪漫的应有的地位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
的确,人们经常企图交给学生更多的客观知识和精确的理论,这些往往超出他们在这个阶段所能接受的范围。未经教育技艺的精雕细琢,就奢望有所成就,是一种徒然的、天真的虚构的事实。
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性准则就是,在成长的早期,应该注重自由;在稍后的中间阶段,重点放在对精确知识的掌握上。如果浪漫阶段得到适当的安排,那么第二阶段的训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孩子知道如何学习,渴望把事情做好,我们对他们所做的一切大可放心。
浪漫兴趣的范围很大,且没有清晰的轮廓,不能用任何明确的界限来确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是精确知识的范围,必须进行明确界定。在不同课程中,每一门科目所要求掌握的精确知识都必须经过最充分的调查后才能确定。
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中,在每天、每周、每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若干个较小的漩涡,这些漩涡本身就包含着三重节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