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讲座是针对现有亲密关系,事业,家庭及生活不满意的人群进行的一次心理学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相关的讲座,听完之后收获良多。我知道无论是听讲座,看书还是其他方式的学习,如果我们没有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没有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一天以后,半个月以后,一年以后甚至更久,我们就会忘记自己到底曾经收获了什么,只会记得自己曾经有参加过那么一次讲座,那么一次学习而已。所以回顾和记录很重要,而这些知识也更进一步需要我们用行动来验证。(因为坐在后面,讲座的PPT看不见,所以很多内容都是听到和体验得到,待老师的课程PPT上传之后我的记录内容也会加以改变)
本次讲座:①邵歆然老师自我介绍,自我职业生涯案例,以及接触心理学这个领域的理由。②通过询问大家对现在感到幸福吗。引入名人案例,讲述幸福的定义:当下的此刻的无条件享受的快乐③通过冥想这个过程,讲述体验幸福的两个方法:1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2学会觉察(走过程/体验)④讲述幸福的本质:需要与归属感。(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不幸福,直击痛苦,问问自己是那些需求没被满足?)⑤通过提问环节讲述了青少年暴躁,婚姻本质,个人成长迷惑,这三个内容。(青少年网瘾的问题时间有限没有详细解答)⑥提问环节的问题通过本质,脆弱层,防御层三个范围讲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这堂课程里,跟着体验,跟着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幸福是什么,也知道了怎样让自己幸福,让他人幸福的方法,重要的是知道了这背后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当下的需求才是影响自己幸福的关键,也是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症结所在。知道了为什么,再通过其他的技巧(陪伴,倾听,关注....)让我们知道了怎样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我们总认为“幸福是在未来的(等孩子长大了就幸福了),幸福是有条件的(等买了房子就幸福了)。”其实不是的,我们总是想着下一步更好,下一步更好,却总是忽略了当下,而享受当下专注当下,才是我们幸福的本来面目。
“幸福就是走在路上,都能笑出声来,而这笑不因任何事,只是因为此刻正在走”
而这一次的讲座我不仅仅学到了这些,还学到了一些授课心理咨询的好方法:
①老师在开场时就将自己不是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展示给我们看,我们就产生了亲近心理,更加愿意听老师接下来的想法,想进一步探索接下来的内容。这个时候老师利用了同理心
②而接下来老师用三个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讲述他们并不幸福的原因,引导出了幸福的定义。(在跟大家讲解抽象的概念时,引用了案例,而三个案例不多不少,却是层层递进的。)
③通过冥想这一过程,带大家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回到当下这个感受。(让大家参与进来,不仅仅是大家一起听她说,而是大家一起共同体验,共同学习。)
④通过提问的方式,反馈大家当下的问题,反馈大家的需求,而后用本质理论来加以解释。(这很好地利用了及时反馈原则)
⑤老师在听我们提问题的时候,她会走进提问者的身旁认真地看着,并时不时的点头,“嗯”回应着,当我们连自己的问题是什么都不确定时候,她会加以反问,加以引导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很好地利用了人际吸引的真诚品质,她的行为在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这也是心理咨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帮助求助者自助)
整个环节的沟通技巧,反馈原则,课程内容要学习的方法还很多,而这次的课程我还会反复听录音,进行学习,进行运用。
老师就是那掉在湖里的一个陨石使整个湖面都涟漪了起来,老师把幸福的种子交给了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播种灌溉。
最后的最后感谢老师的分享,感谢自己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