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友人发一个微信:在这个年纪,吃糖都不觉得甜。
想起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书中,提到一位微博网友的经历。小时候家里破产,为了维持生计,一向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妈妈开了一家早餐店。
真是应了那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冬天早起生火时,妈妈不小心被火烧伤了脸,但妈妈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那时,她习惯了在天黑后去市场买菜,她说这样就不会吓到别人了。在最难的时候,即使举步维艰,妈妈的口头禅也是“一定会有办法的”。
面对家庭和个人双重的窘境,这位母亲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委屈、抱怨,但她没有四处诉苦,只是带着希望默默生活。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拥有自愈力的人,幸运的是她脸上的伤后来痊愈了。
汪曾祺求学期间,有一件趣事,就是在西南联大的“跑警报”。当时正值抗日时期,昆明处于危险地带,时刻会遭日军轰炸。
一旦轰炸来临,学校就会响起警报,学生们立马变得警惕,迅速散开,往郊外跑。
可汪曾祺每次都往学校后面松林的方向使劲儿跑,因为那里有卖炒松子的,可以吃上松子。
耸人的警报声,哪里比得上松子诱人的香味呢?热爱生活的人,总能自得其乐。
后来,汪曾祺被下放农村,生活了四年。白天,他起猪圈,刨冻粪,扛粮食,干农活;夜晚,他读书,写字,画画,享受独有的乐趣。
他画萝卜、葱、蘑菇,画各种蔬菜,画到马铃薯的时候,画完一个,就把那个放在炉子上烤熟,然后美滋滋地吃掉。
野外干活,采到一个大蘑菇,他高兴了一整天,因为终于可以给家人做一碗鲜汤。
他也把这份豁达的情怀融化在自己的笔墨中,花草虫鱼,柴米油盐,处处洋溢着清浅的欢喜。
也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洒脱人生,活成了众所景仰的模样。
逆境是暂时的,自愈力不仅是保持乐观,还是一种智慧的忍耐和洞察。
现实中有多少成年人都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有多少成年人,在遍体鳞伤时,学会了自我疗伤。
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感觉是糟糕的,无人不苦,无事不累。但真实的世界感觉又是美好的,无不是苦尽甘来,雨过天晴。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世事难料,总有一段漆黑的路需我们要独自前行,熬过去,就会拨云见日。
我们也终会明白拥有自愈力的人,无不是在尝尽酸甜苦辣后,依然拼尽全力奔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