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说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快,可自家二宝从呱呱坠地到满三个月也不过是转眼间的事。
按理说,有了带老大的经验,照顾老二应该顺风顺水,可事实上还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初为人父母的担惊受怕原封不动地上演。
在此记录并分享给妙龄爸妈们。
一、关于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需医院治疗,在此不多言。生理性黄疸并不可怕,但长期不退也不免令人担心。
老大时黄疸第三天起来,出院第七天就退下去了。所以没觉得是个事。
怀老二时听说孕期吃鹅蛋喝茵陈水可以减轻新生儿黄疸,就忍着吃了十几个鹅蛋。事实证明对我没有效果。
顺产第三天出院时,黄疸十三点多,当时还担心留院照蓝光,最后医生开了茵陈口服液,要求三天喝完后复查。
这个药就是为了加快代谢,以达到去黄疸的目的,所以孩子喝了会腹泻,腹泻又引起肚子疼。月嫂给孩子喝了三天,复查到了十一点多,医生又开了一瓶,但因为孩子肚子疼哭闹得厉害,我们一致决定不再给孩子喝。通过多喝水,晒太阳,洗澡游泳等办法,月嫂还给我熬茵陈水喝,通过母乳喂养去黄疸。茵陈也叫白蒿,山间很容易找到,药店也有卖。
各种办法都用过之后,出月子前一周还在九点多,满月需打乙肝疫苗第二针,黄疸必须降到六以下才能打,所以只能等。
四十二天时回医院复查,医生让继续吃药,说再不退下来就得查血,看是否肝功能异常。我们不得不又打开一瓶茵陈口服液,不过没有每天按时吃。断断续续到了五十多天才降到六以下,全家人才舒了一口气。
黄疸并不可怕,但迟迟不退总是叫人心焦,要适量地给孩子喝水晒太阳。网上说母乳宝宝不用喝水,喝水会增加胃肠肾脏负担,但掌握好摄入量,尤其那些饮食过油过咸的妈妈们,适当给孩子喝水还是有必要的。
二、肺炎
原来肺炎不一定发烧,这是我之前不知道的。
怎么也没有想到,二宝会得肺炎。
理论上,母乳宝宝前六个月是不生病的,但前提是没有接触到传染源。四十多天从奶奶家回家的时候,车上空调有点凉,老大感冒了。我们非常侥幸地继续混养,没几天老二症状就起来了。一开始只是小咳嗽,从网上查说没事啊,只要不发烧,精神状况好就没事。小咳了几天,一天晚上听着咳嗽深了,但温度正常,不烧。
第二天一早去医院,医生一听就说是肺炎,得住院,但是没有床铺,先在门诊输液吧。
就这样老二输液整整六天,可怜的孩子被剃掉头发,血管细的难扎,第五天打鼓了,整个右边的头都大了起来,两三天才吸收干净。
作为母亲,除了心疼孩子,还得接受其他孩子家长们异样的眼光。这么小的孩子就生病!可是,谁希望孩子生病呢?
三、肠绞痛和腹泻
大约百分之四十的孩子会经历肠绞痛,大部分会三个月自愈,百分之十会持续到六个月。
老二两个月时肠绞痛比较厉害,时间多在下午五六点钟,哭的时候四肢冰凉,如何哄都停不下,一般三四十分钟后哭睡过去才能平息。这个哄抱的过程非常难熬。有时候靠坐在沙发上,让孩子趴在自己身上,会稍微缓解疼痛。
引起肠绞痛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我家的是因为排便间隔时间长所致。
老二从快出月子的时候就一天大便一次,后来慢慢延长至两三天,三四天,最长的一次间隔了六天。虽然时间长,但并不是便秘,因为大便不干,排便不困难,完美的金黄色软便。
后来肠绞痛缓解甚至消失了,就是腹泻的时候。
前面提到肺炎输液六天,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最厉害的时候一天十几次水便,甚至有轻度脱水现象。一个月的时间才慢慢好起来,就在我以为肠绞痛彻底结束的时候,排便一下子从一天三四次又到了三四天一次,肠绞痛故伎重演。
有一种药相信大部分爸爸妈妈都听过,那就是西甲硅油,这个药用于排除胀气,罗胖子在休完产假归来的时候也提到这个药,这个药肯定管用,但绝对不是首要选择。在它之前还是先试试益生菌吧,我家老二用过之后是管用的,排便次数能保持在一天一次,黄昏哭泣也少了。希望尽快彻底告别肠绞痛时代。
孩子生病,是家长最不希望看到的,但生病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需要家长冷静对待,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能过于淡定,多观察。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两个孩子,却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只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从容,不慌乱,孩子的抵抗力也能有所提升,毕竟健健康康才能有力气和心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