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柔软,静待团圆
古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前有余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现有游子“乡愁,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朵”。乡愁好像是每个人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成为了每个时代的普遍情感,游子们在异乡的土地上,眺望远方,发出心中对故乡最真切的呼唤。
古往今来各大名家对故乡的诗词文章我看了不少,也时常为他们深切的乡愁感动落泪,但是我一直不太理解这样的情感。思念,回去不就行了吗?为何要如此悲伤?家乡真的这样好吗?后来,渐渐长大,我才明白,不是他们不想回,而是身上还担有责任还肩负梦想,还未带着成就,又如何回乡,而家乡永远都是游子们内心深处的一抹柔软,无关乎家乡的贫瘠亦或是富饶。
16年的9月我踏上了求学的道路远离了家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外求学近两年时间,我对故乡的印象渐渐模糊又十分清晰,我思念故乡,虽达不到乡愁的地步,但不可否认,我对我的故乡——湖州爱的深沉,爱她的美丽,爱她的奇妙,甚至于她从黄沙遍布的泥泞地变成车水马龙的街道,从嘈杂丛生的小摊变成繁荣明亮的商店,从蜿蜒无序的河流上零星的石块变成衡阔坚固的大桥,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我都无比喜爱。
在夏天,我对故乡最为清晰的记忆便是故乡的河流,在我小时候,唐舍村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还没有兴起发展的时候,老屋前那条长长的流水就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堂,村里的妇女老人在水流前大大的光滑石头上用木槌敲打衣服,白色的泡沫顺着河流消失,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在在水里赤着小脚丫,把大大小小的石头用力的翻起来找螃蟹,用自制的木杆钩子钓小鱼小虾,在河水洞里捞魔芋,每每都能满载而归,在地上留下我们湿哒哒的小脚印,小时候天真的总以为这条神奇的河流永远不会污浊永远博爱的敞开她的胸怀任我们嬉戏,却忘了我们自己会离去,而她也会改变。
冬天,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岭脚路旁高耸的大树了,不过我喜欢她不是因为她的悠久古老也不是因为她的美丽高大,而是她身上美味的小果子,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但是一到冬季,我们就会爬到她身上扒下她银装素裹的美丽外衣摘小果子——金钩钩银钩钩,等到衣服里的围兜兜都装不下了,就围在大树旁欢快地吃着,别看他黑漆漆扁扁的,但是味道可好啦,味道先是苦涩慢慢就会尝出甜味,苦涩后的回甘,没有比这个滋味更美好的了。
秋天,微风习习,空气中都仿佛带着青草的香气,这是最适合野炊的季节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召集小伙伴,你带一个锅子,我带一块肉,他带一把菜,准备的满满当当的偷摸上山,家乡茂密的竹林就是我们纯天然的避障,在竹林里砍小竹子挖冒尖的竹笋就地取材,风风火火的野炊,有时吃不够了还会去附近伯伯的菜地里要两颗青菜,虽然我已经忘了那顿饭究竟味道如何,大抵是不好的,但那时的欢声笑语,开心的脸庞,竹林的幽静,时至今日依旧令我魂牵梦萦。
春天,就是竹子成长竹笋冒尖的时节了,我们那里的人基本以竹为生,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竹区,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们上山,拿着黑色的墨水记号笔在竹子上标记,大人们怕我们无聊也会给我们一支笔,玩着玩着墨水就会滴到我的手上脸上,涩涩的和汽油的味道很像,但是却奇妙的一点也不难闻,父母会给我们指着:“诺,那里到那里就是我们家的竹林哦。”
以往在故乡发生的点滴瞬间都篆刻在了脑海里,对家乡的思念也早已融入了生活,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席慕蓉所说的:“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我记得家乡的小树河流记得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沉默,却无法说出家乡的面貌。离开家乡是为了求学为了未来为了梦想,终有一日,学成必归来,岁月温润,静待团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