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问题出在哪,我却只能一个人渡过。因为坦白等于死亡,因为隐瞒等于虚度。我需要面对的并非单纯的自己。曾以为需要的是相处,不是不会是虚耗了时间,说开了没有暖意更无力量,沉默背后却是无力的面临与选择。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只是晚了一些。做任何事请经过我的同意,如果你选择你的死期,让我们擦身而过。很多人不会再遇见,只要自卑出现了,被看见了,就不能够再继续。如果你懂这个道理,很多无故离席都有了来路指向。只是对灵魂深处说,四分五裂。它们对于我更好在于修炼潜意识。多读书是为了不分裂,以为的分裂恰恰是合一过程。那不是我赞同的写作手法,还是做了。跟随任何一个人都有流于肤浅可能,可悲。
喜欢的简单,复杂。
拒绝将复杂同化。总觉得氛围奇特,阅读时鬼影重重又不能做其他,这就是我。我看不见我,他人认可的简单恰恰也分裂我,我必须去读书——我认为我读得少,我读杂书,名著少。
那会缺乏资源一意孤行,相对边缘总是吸引会靠近。那个时候朋友贴近太容易,因为不会真的介怀任何事。实际内心都有痕迹留下。
很多事,不必再提。因为实际都有真实的一面,一层之下更深的一层。你知道已经完成了,你知道真的走不下去。你活在无菌室,像个传奇。
最终通往的地方,是心灵本身要成为的样子。它想说就让它说,它有自己的衡量。它想要怡然自得,有的时候什么也不读。它要的就是不喜欢就能随时离开,就是在这多次离开,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新力量。
他们不觉得什么,而我什么都想要知道。他们的自信接近盲目,忽然间的(自我)自卑,有时可以调换一下,也盲目。登高一呼的远望,没办法交流于幻想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