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这种悖论,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 作品通过讲述四十年代留学归国的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的经历,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和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很多人从负面的角度去解释围城的悖论,但其实没有想过的是,每个人所厌恶的当下,可能是他人羡慕的将来,亦或是有人无限缅怀的过去。
在这部伟大的小说塑造的消极遁世情绪之下,其实也在试图告诉世人,生活虽然艰难,但还是需要热爱它,珍惜当下才是消解虚无的解药。
倘若以严密的逻辑关系、善恶道义的苛刻标准去品读《围城》,无疑它是充满着小资情调的一本书而已。
但就是这种种荒唐的事情凑在了一起,才拼成真正的人生。
海归方鸿渐事业受阻、爱情失意、家庭不幸,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和内心的彷徨,不见得只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缩影,恰恰是大部分人成长的无奈。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一样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那般傲气,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围城”是对人生情境的一种概括,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一个死循环。
就像莫比乌斯圈一样,任何情境都有两个面,在两个面的无限循环里,如果无法学会珍惜当下,只能永远的陷在这种消极的循环里。
钱钟书老先生以精妙的比喻、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一批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而在这清醒和练达的背后,谁说不是寄托了他对于真实生活的善意呢?
正如美剧《老友记》中的台词一样,真实的世界糟糕透了,但我们都会爱上它。
“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力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是这样的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