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
作者
奇普·希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的教授,另一位作者是他的弟弟,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员。
认知摘要
本书借用象与骑象人这个心理学模型,来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改变自己习惯,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象与骑象人指的是人的意志力与行为间的关系,大象就像是人们难以改变的行为习惯,而骑象人就是自己的意识。就算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某个坏习惯,但还是没法改掉这个习惯。这就像是骑象人想往左走,但是大象却不听他的。
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习惯的方法,这个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指挥骑象人,让骑象人知识自己需要做出改变。第二步激励大象,让大象主动朝着骑象人设定的目标前进。第三部建立环境,减少大象前进道路上阻碍,使行为的改变更容易完成。我们的习惯有些和环境相关,是特定的环境塑造了这种习惯,有些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
在国际慈善组织工作的杰瑞,被派到越南去改善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他只有6个月的时间。杰瑞到达当地之后,就四处去居民家中拜访,收集了大量儿童的健康数据。他发现在少数非常贫困的家庭中,他们的孩子非但没有营养不良,反而还比其他家的孩子更健康。于是他选择了其中一家,进行深入的调查。最后他发现这家人喂养孩子的方法是少吃多餐,而且食物的种类也更丰富,在喂养孩子这件事情上也更积极。这种喂养方法在当地推广之后,人们自己家小孩的健康状况确实变好了,于是更多的人采用这种喂养方法。改变行为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到改变带来的好处,只有明白了改变的好处,人们才会思考自己要不要去尝试改变。
感觉是驱动大象行动的关键,正确的感觉引导能够让大象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一家研究机构发现,很多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的时候表现都非常好。当他们的癌细胞得到控制,开始在家吃药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按时服用药物,最后导致癌细胞扩散。为了引起病人的注意,研究机构专门设计了一个游戏,把药物对抗癌细胞的过程表现出来。在游戏里面,玩家扮演的是一个消灭癌细胞的机器人,只要玩家按时吃药,这个机器人的能力就会加强。之前这些患者不愿吃药,是因为一看到药丸就想到之前治疗的痛苦,所以他们不想吃药。而通过玩这个游戏患者改变了对吃药的感觉,每次吃药都能获得一个很棒的感觉,所以就不再会忘记吃药了。
改变习惯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就好像是让大象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很远的地方。这就需要对路线进行规划,设计出一条更好走的路线,备好需要的物资,保证大象能够达到目的地。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要刻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同时这个环境还不利于坏习惯的持续。行为在个人和团队层面会相互传染,借助同伴的力量能够帮助我实现改变的目标。
零秒思考
如何把习惯改变的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能够达成的小目标
1.运用精益创业的思维,寻找最新可行性的方案,找到最简单最容易达成的动作
2.运用平行思维找到任务的关键行为,尝试把这些行为变得可达成
3.以达成目标为目的,而不是以达成一个大目标为目的,与其大步冲刺不如小步快跑
举一反三
通过改变感受来改变一个人对特定行为的态度
1.为什么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行为背后的态度和感受
2.如何通过设计一个小游戏来重塑对一件事的态度
3.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改变了对一件事的认识,却还是不能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
认知对照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里作者告诉我们要用设计思维看待自己的人生,通过发现问题、定位自己、找到方向、设计目标和免疫失败这些动作在过上一个更好的人生。而在今天的《瞬变》这本书里,作者通过象与骑象人的比喻,告诉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习惯,远离那些坏习惯。这两本书里都提到了任务分解这个概念,结合这两本书我对任务分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第二,我们要设计出达成这个目标的动作,在转化成最初的任务。第三,找出凭借你现在的能力就能达成的任务。第四,为了确保任务能够被实现,需要再次分解任务。第五,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去尝试达成最容易的任务。第六,通过不断达成分解的任务,最终实现最初定下的目标。
认知整合
癌症病人服药的这个案例我想到了另外一个知识,就是情绪参与到人所有的决策和行为当中,不存在所谓的理性时刻。人们的所有选择都有情绪的参与,学会和情绪相处,让情绪成为我们生活的帮手。避免被情绪误导,掉入到某些决策的陷阱之中。
互动环节
通过游戏来改变我们对一个事情的看法,这个我在过去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的。如今有了这个方法,很多由于看法和态度而造成的困扰都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如何你对解决感觉上的困扰有什么启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