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阅读邵先生写的【推荐序2】,有一些感受,与各位同修分享:
1、邵先生认为:很多企业误解了创新,首先是把“创新”与聪明的创意或发明混为一谈;其次,是一提到它就意会到科技方面;最后,很多人认为凡开创一项新生意或者新事业就是创新。
邵先生的观察,深以为然,的确,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误解。邵先生认为创新就是:“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创新可以是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发现新的成本更低的替代原材料;改变新的生产组合和管理方式提升生产力降低成本;找到新的市场和客户用途···有很多不见得就创造新的价值。
2、邵先生认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非营利机构和政府,处处都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德鲁克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因此有且只有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和创新是整个企业的基本职能,每个部门、每个管理者都需要履行创新的职责,否则就是管理任务的疏忽。
而现实中,很多组织认为创新是某个部门(比如产品研发部门)的事,这的确是对创新的一大误会,没有真正理解创新是企业基本职能的概念。
3、邵先生在推荐序中举了一位对企业、对员工很有责任心、很有承诺的领导人,错误地把这一承诺当成了对现有业务和现有商业模式“保护继承”的承诺,最终导致企业被淘汰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而当事人依然不觉察,以为自己已经尽力了,殊不知这是最大失职。邵先生举的案例,提醒了我:要提醒企业的管理者们:推动企业变革,适应变化,创造未来。
4、【使组织成为“企业家”】,我理解为:让企业保持“创业精神”,因此,作为管理者需要提出问题:我们组织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激发和保持我们本来就有的“创业精神”?什么样的机制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创业精神”?···
如果这样问的话,很多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如:有计划有系统的放弃、走出去、可以容忍失败但绝不宽容平庸的氛围和机制···
5、“创新才是令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此我非常的认同!
过去,我们错误的误解了利润的产生原因,以为是“资本家剥削”的产物,于是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阶层对立。对企业经营有个经验的一定会理解:其实利润是创新的奖赏,如果没有创新,所有的企业都会趋于僵化没有利润,最后被淘汰。
要想赢得利润,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而创新推动着社会不断的进步。
昨天,【系统学管理·企业家同修营】起航,晚上与同修谷校长聊天,聊到了为什么要同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聊到了为什么期待企业家社会的到来,因为:我不相信福利社会,福利社会最容易蛊惑人心,但福利社会让社会失去活力,惩罚了具有创业精神的管理者,保护了惰性和落后。但福利社会很容易蛊惑人心,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常被嘲讽,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我期望通过同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强化我对创新的理解,感染一部分同修形成共识,因为只有创新才不会引起流血事件、内战、集中营或经济危机。
6、“彼得永远在写,他热爱写作,但是他从不为了使自己重要而写。”每一次看到这,我都会被德鲁克的境界所感染促动。
的确,为名、为利、为权、为自己,这些人类的欲望固然可以激发一时的创业热情,但不能持久,在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后,往往会停顿下来。这是许多企业家成功之后转入“守业”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是超越个人和组织的需求,在个人和组织以外,即使穷个人一生的精力、组织的全部资源也无法真正达成时,你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你去做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苦工作。
我就是受邵先生这段话的影响,决定:推动和帮助N个【多元开放,师友夹持】的学习平台【系统学管理】,从而促成一个企业家社会的到来。这个愿景即使穷尽我一生的努力也无法达成,但这会使我永保创业激情,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去承受不足为外人道的委屈和煎熬。
“为了一个值得我们那样去做的目标。”以苦为乐,不亦乐乎!
感恩邵先生发自肺腑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