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远嫁。年轻的时候傻,总以为远方会更精彩更辽阔,真的来了远方才知道,远方只是一笔很贵很贵的路费,以及一年才回一两次老家的苟且。
我老家在河北农村,我每次从西安回老家,都需要倒好几次车。一般头天晚上就要坐上火车,一大早到石家庄后,坐公交去汽车客运站,再从客运站坐到县城,最后再乘一辆小巴到我们村口。拖着行李,再带着一个四处胡跑,动不动就让妈妈抱的30多斤重的猴孩子,每次回家我都需要下很大的决心了,因为从坐上火车到坐到我家炕头上,至少需要十七八个小时。
清明端午这样的小假,我是从来不奢望能回老家的,三天意味着我匆匆赶回家后,只能在家待上二十多个小时就必须再赶回来。
所以,我们尽量选择十一、春节这样的“长假”回家,相信你能想象得出,这两个假期火车上是何等兵荒马乱。
长达一年不见父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和他们的联系,主要靠一部手机。很多时候,我都是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又一周过去了。每年春节回家,我都能明显地发觉他们又老了一点儿。
那个我一年才回一次的家,我错过了很多我不应当也不想错过的事情。比方,有一次妈妈被一辆摩托车撞了一下,在床上躺了一周多,这件事她并没有告诉我,如果不是我碰巧回家办身份证,我想这件事情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再比方,有一次我爸爸头上长癣,奇痒无比,试过很多外用及内用药都不管用。我回家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剃了光头刚刚痊愈的爸爸,如果不是留下光头这个证据,我猜我爸永远不会告诉我,他受了好几个月的折磨。那是我第一次见爸爸剃光头,心酸莫名,那种心酸夹杂着很多的愧疚。
我和他们说过很多次,以后发生这种事,一定要告诉我,你们什么都不说,默默地自己扛,我会很难过。
我妈是这这么说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和你说了你再着急上火。
在他们眼中,除了生、死、生重病、结婚、买房、买车这种事情,其他都是小事,能扛就自己扛。
我觉得至少我可以替他们分担一些,宽慰宽慰他们。可是他们觉得,那样只会让我担心,我那么远除了干着急并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我偶尔就会很伤心,远嫁让我这个女儿经常显得很没用,很无能为力。
你或许会说,大不了把他们接过来,反正农民也不用上班。
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则,他们特别心疼钱,二则,他们怕给我添麻烦,三啊,离开故土哪有那么简单。
我曾多次让他们来西安住一阵子,他们都拒绝了,理由是又没什么事儿,来回跑是瞎折腾,何况还得花钱。作为土里刨食的农民,我的父母无法接受我们家什么都“买”这一状态,在他们看来,生活在城市里实在是太费钱了:水要花钱,电要花钱,房子明明是自己的,还要交什么物业费,简直太坑了。他们就是我昨天的文中写到的穷人思维,能小则省,他们宁肯把这笔钱省下来,给他们的外孙买点什么,要怎么告诉他们,外孙需要的是外公外婆的陪伴,而不是一笔钱呢?
所以,我在西安生活了七八年,他们一共来过两次,一次是我结婚,一次是我生张小又的时候,都是所谓的“大事”,再之后,就叫不动他们了。有时候年初他们答应得好好的,春节来西安过年,可到了年底,就又反悔了,于是又变成我和老秦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
虽然每周都打电话,因为不在身边照应,我们还是错过了彼此太多太多。我不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因为哪件事笑得合不拢嘴,又因为哪件事愁眉苦脸,我得到的大多信息是“就那样,还成”。
是,他们是我最亲的人,可是天隔一方,我们都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可是人活天地间,哪有那么多喜要报呢?大多时候,我们只是聊几句,最近怎么样,天气冷暖不定别感冒啊,然后就默默挂了电话。
当故乡成为一年只回去一两次的所在时,我还发现,距离不止产生在我和父母之间,还有我越来越难于融入生我养我的家乡。
比如,偶尔回家,和父母闲聊,提到某个邻居,妈妈会说,唉呀,她都没了(去世)好几年了。再比如,有次提到我表哥,我才知道他们家不但生了二胎,而且已经三岁半了,这意味着,我至少三四年没有见我的表哥了啊,那是从小看我长大的表哥啊。
老家的那些亲戚也日渐生疏起来,很多是我的至亲,她们关心的是我哪天回来的,我哪天要走,我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然后就想给我带上点小米或者花生。这就是我最勤劳善良的亲人,永远想的是给予。
在他们面前,我表现得也很差劲,因为拙舌,除了问他们的身体好不好,在外的儿女最近有没有回来过,我经常不知道还要继续聊什么。
所以,有时候明明人在老家了,那种疏离感还是无法消弥。
然而我最头疼的依然是,父母不肯来,我总是没时间回去,这让我们共享天伦成了一个死结。
所以我从来不看那种你还能见父母几次这种文章,太残忍,也太戳心。
我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未来是,我的父母身体结结实实的,像我家小又他老奶奶一样,可以活到九十多岁,那时候我已经退休,可以搬回老家陪他们住,或者把他们苍老到无力拒绝我的安排,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我五十多的时候,他们七十多,我七十多的时候,他们九十多,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他们把我养大,我陪他们到老。
这真的是我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未来,而除了祈祷它成真,我完全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