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页在指间划过,一声叹息,让我久久无法释怀。沉浸在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中无法自拔,我迫切的想知道索拉博最后的结局,想知道这个没有童年,经历坎坷的哈扎拉儿童最后是否走出阴影,拥抱阳光。我仿佛可以看到阿米尔和哈桑在我眼前打闹玩耍,看到他们一起放风筝,彼此陪伴着成长。
《追风筝的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世界名著,故事中真诚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以阿富汗大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人性的多面性。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没有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过作者细腻的描写,把读者带入阿米尔的故事中,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阿富汗,我想他们中的某些人也许就是生活中你的真实反映,丝丝入微,扣人心弦。
其实我自己对阿富汗知之甚少,只是在2001年的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听到一二,他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世人的眼中,可想而知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其实战争对每个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灾难,家破人忙,流离失所。统治者为了他们的权力欲望选择战争,把老百姓们置于水深火热中,就像阿米尔和哈桑那样,一个背井离乡抛弃所拥有的一切逃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一个死于战乱,没有人可以幸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有些人选择战争是为了终止战争,而有些人只是为了利益挑起战争,当塔利班将俄国军队赶出他们的领土后,阿富汗人们欢欣鼓舞,他们以为结束了灾难,看到了希望,确不想希望背后付出的代价也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新一轮的杀戮。就像阿米尔父亲所说: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像拉辛汗,像法里德那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他们的国家。当然也有乘此机会发国难财的就像卡林,这种是让人最不齿的。
曾几何时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位记者在战乱国家拍的小孩,那个小孩以为记者拿的是枪,把手举过头顶作投降状,小孩矮矮小小的,一双又黑又圆的大眼睛,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是啊,在亲人相继离开,朝不保夕的日子里,哪个孩子可以做到无忧无虑呢。战争逼着他们更快的成长,在战火纷飞中,艰难度日,就像索拉博,在相继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奶奶,并且受到折磨后,很难再敞开心扉,再信任任何人,他变得沉默,变得心如死灰。
哈桑和阿里让我觉得心疼,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在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意识的情况下,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地方,可想而知他们的命运只能是如此。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悲观,不气馁,而是很乐观积极的生活着,不管他们的少爷怎样对待他们,他们都仍然忠于他们的少爷,从不改变,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没有那么容易了。阿米尔的父亲可以说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他犯过错和他好朋友的老婆生了孩子,为此他一直在赎罪,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忠于本心。他可以白手起家创造出无数财富,享受其中,同样也可以一夕之间失去所有,安于贫穷。试问有谁可以做到如此洒脱不羁。
阿米尔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谁可以一生都不犯错呢?在他最好的朋友受到伤害的时候,他没有挺身而出,他选择了对于他来说重要的那部分:他爸爸的重视。但是过后他后悔了,他逃避哈桑可以说是他没有办法去面对哈桑,他想让哈桑揍他一顿这样他就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折磨,直到逃离了那个地方,才得到了解脱。我们不能就这样给他判了死罪,因为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幸好再最后他选择了面对并且改过,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所付出的代价是他再也见不到哈桑了。从此以后他甘愿为了索拉博千千万万遍。我想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犯错,有些可以弥补,有些追悔莫及。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也让人看到希望,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应该就是,黑夜过后,光明总会来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乐观积极的生活,在遵从本心的基础上,也要经得起道德的考验。谁是你的阿米尔,谁是你的哈桑,那个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