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家庭和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清单。购物清单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最想买的东西,不至于到超市后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是待办事项清单,每到年末做总结时需要上交各种资料,就需要写张清单,才不会遗漏工作。但清单是什么,它还有怎样的作用和价值没被我们认识?怎样做一张有用的清单呢?在《清单革命》这本书里,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听了樊登老师讲的这本书,收获很大。
一、清单是什么
清单是一种列出工作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的工具,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一张认知防护网,避免人类自身的认知缺陷,从而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二、清单有何作用
使用清单,能使我们避免出错。
1.避免“无知之错”。
2.避免“无能之错”。没有正确使用知识而犯的错误。无能知错包括记忆力谬误和麻痹大意。
三、 如何制定清单?
既然清单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如此重要,那如何制作呢?
(一)首先要制定一份有效的清单,需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
1.权利下放;
清单革命带来的一大改变是权力运转的格局发生变化,从以往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沃尔玛应对得非常及时,远超美国政府,就是因为沃尔玛内部有着明确的清单系统。
2.设计要简单高效;
一个真正有效的清单不是“无所不包”的,而应该简单、可测、高效。清单的目的是为了简单,而不是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3.激活团队;
在一份好的清单系统中,整个团队会迅速集结,团队成员各自发挥最大价值,即使互相之间并不熟悉,也不会影响协同。
在航空业中,“萨利机长”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在迫降哈德逊河的过程中,“临时”组建的机组通过既定流程、标准工作,成功避险,造就传奇。
4.以人为本;
制订和执行清单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要以人为根本。
新知识应该系统地转变为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尽快地更新到清单手册中,而不是通过撰写论文、做长篇研究等方式拖延。
5.持续更新;
清单不是灵药,并不是有了清单就万事大吉。清单的一大特质是需要持续更新、不断改善。只有持续改善,才能让清单始终确保安全、正确和稳定,持续发挥作用。
(二)制作清单需要技巧,为了制定一份有效的清单,还需要注意以下6点:
1.要设定检查点;
2.操作确认或边读边做;
3.不要太长;
4.用语准确;
5.注重板式;
6.现实检验。
四、谈谈听完后的收获
1.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我们也经常用到列清单的方法,但是没有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到清单的价值。
清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简单的问题,比如简单的蛋糕烘焙,购买物品的计划等,还能帮助人类解决复杂问题如手术、开飞机、做火箭,甚至是像育儿这样极端复杂的事情。可以说清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各行各业,各种领域的事务,都可以运用清单的方法去执行或改善。
2.清单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清单这一工具,我们可以避免想当然的想法,避免经验主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
清单可以列要点,可以言简意赅地写出操作流程和细节。如果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都能用列清单的方法,那么做每件事情,我们能总结经验,写出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生活得更加井井有条。当出现危机时,我们也懂得如何处理。列清单,让我们看到事务的实质。
3.列清单,更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
不仅普通人,就算是专家,也需要通过列清单来避免失误。一些工作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个人可以掌控的范围,就算是顶尖的专家也不能胜任,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规范的操作流程。
制作清单,能够促进团队的合作,能够使经验转化为科学的方法,从而使人受益。
4.对于我的教师工作而言,听了这一课,许多问题也茅塞顿开。
比如班主任工作,如何培训班干部,可以给自己列出一份清单。在班干部的培养中,还能给学生列清单,让班干部清楚自己的执行过程中会遇到那些问题。出现问题时如何处理。然后不断地完善清单。比如培训班级里的主持人,可以列出清单。主持人需要怎样的素养。如何养成等等,可以给学生一个清单。
在工作中,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得更加可操作性,更加科学。
对于老师自身基本功的培养,理论素养的提升,育人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列成一张张清单,总结经验,总结方法,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改善,避免做事情出现遗漏,出现失误,或者不知所措等情况的出现。
其实收获还是挺多,但需知行合一,接下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会让清单的方法和思维来改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