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报告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写给那些为报告发愁的你!
大葱是一个刚转行做品牌不到两年的产品经理,他最近有点烦躁。原因是公司的新品开发项目很多,有很多的报告要写,每天各种繁琐的小事情有很多,每次周会报完进度就发现,这周又有好几个报告要完成。这不,又是新的一周,按计划,他这周至少要完成三个新品报告。烦闷之际,他决定又找无所不能的石老师聊一聊。
石老师是他心目中的营销大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品牌领域博览群书,颇有造诣。石老师这大忙人,居然今天恰好有时间,真实天助我也!大葱内心一阵狂喜。
“唉,我这周有三个报告要写,愁死了”。
大葱一见到石老师不客套寒暄,直接进入主题,开始吐槽起来。
“怎么了,说说看,要写什么类型的报告?”石老师一脸和气,微笑着说。
“还能有什么报告,就是新品报告,有一个是全新的新品,有两个是现有产品的优化。”大葱叹了口气。
“新品确认了具体是什么品类了吗?”石老师的眼睛在询问时炯炯有神。
“确认了,是A品类”。大葱以为石老师又要开始讲新品开发流程那一套。
谁知石老师话锋一转,问到:“你觉得报告的本质是什么?”
大葱愣了一下,没头没脑的脱口而出:“PPT?”
石老师哈哈大笑——石老师没有什么架子,最难得的是从来不居高临下,从来都不嘲笑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大葱一直很愿意跟石老师请教的原因。
“等一下,我再想想,我做PPT是为了向老板汇报。”
“汇报的意思如果再说浅显一点是什么?”
“展示?传达?沟通?”大葱绞尽脑汁,把自己能想到的都一股脑的说出来。
“快要接近了”石老师一点也不着急说出答案,“你尝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报告获得通过,你内心的感受?”
“这还用说,那肯定是非常高兴啊!”
“你为什么会很高兴?”石老师问。
“这还不简单,因为我的意见被采纳,我的想法被认可了啊!”
“你的意思就是说你的意见并不是一开始就被采纳,你的想法也不是一开始就被认可,而是需要费一番口舌,对吗?”
“对啊,要不然怎么叫报告,岂不就是命令了吗?”大葱不知道石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你再想一想,费一番口舌最终目的是要让你老板采纳你的意见或认可你的想法,这个过程,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叫什么?”
“说服!”大葱灵光一现,脱口而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没错,这就是报告的本质!”看到自己被不断诱导中说对了答案,石老师也变得兴奋起来。
“就算做报告是为了说服,可做报告还是没有变得简单啊?”大葱一脸狐疑,嘴巴嘟囔着,有点不解。
“你新品报告现在处于什么阶段?”石老师像个江湖郎中,望闻问切一样不少,节奏把握得也非常好。
(以上合计1026字,欲知后事如何,请在明天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