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十而立的表弟终于要结婚了,婚期订在腊月二十八,婚礼在村里举行,舅舅宴请了所有能够想到的亲友。母亲说这是她们家族中最后的婚礼了,言语之中颇有几分伤感,看着膝下玩耍的孩子,张嘴想反驳母亲的论断,转念一想,又觉得母亲说得对。
小时候,舅舅、姨妈都是家族中来往较为密切的亲戚,一群表兄弟姐妹经常厮混在一起疯玩。外公外婆在世时,每逢假期,我和弟弟必定是住到外婆家不愿回家的,寒假更是待到年三十才被撵回家吃饺子。
02
一转眼,外公外婆去世多年,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好像断了联系,除了扫墓见面,似乎已经很少联系。而我呢,背井离乡二十载,曾经一起玩耍的表兄妹们也已各奔西东,除了逢年过节的微信问候,早已不再往来。
婚丧嫁娶是家族成员的聚会契机,尤其是年关将至,人员能够最大化的聚齐。母亲很期待表弟的婚礼,除了送去祝福之外,她也想见见亲戚和乡邻,人老了,熟识的人越来越少,能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03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红白喜事,必定是提前一周就要准备的,村里年长一点的大婶们统统要去帮忙,主事的伯伯会把人员统一调配,买菜的、切菜的、和面的、炒菜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一场宴席,除了调动全村人之外,还要借用各家各户的碗筷和桌椅板凳。都是露天吃饭,需要提前两天在院子里搭简易遮阳棚,如果宾客较多,还要借用邻居家的院子招待客人。
村里的孩子们总是疯狂的窜来窜去,反正大人们在大喜大悲的日子里,对待孩子们总是格外的宽容。估计是触景生情,碰到喜事,想想别人家孩子要成家了,自家的孩子也会很快长大另立门户,何必苛责;碰到丧事,想想人活一辈子,一闭眼就撒手人寰了,调皮的孩子看着也分外可爱起来了吧!要是谁的母亲在帮厨,运气好的话,还能额外得到照顾,多吃几个小肉丸。
今非昔比,如今村里人心不古,何况都是老弱病残,就算有红白喜事,很难找到帮忙的人了。好在有专门的餐饮车,有一次性餐具,有出租的桌椅板凳……一切都已经变得方便快捷了。
表弟的婚礼如期举行,预计了二十桌的酒席,稀稀拉拉的坐了十三桌,很多人来不及回家过年,自然也没法出席婚礼,或者懒得下乡吃酒席。即便如此,村里最年长的胡爷爷还是激动的端不稳酒杯,他说,村里好久没这样热闹了,很多年轻人在外举行婚礼,不会再回来了。
婚礼上,大家嘻嘻哈哈的笑着,礼节性的寒暄几句,宴席之后,匆匆散去,留下为数不多的亲友收拾杯盘狼藉的残局。
几天之后,表弟又要踏上归程,可能不会再回来。几个月后,舅舅舅妈也要踏上征程,帮表妹做饭带孩子,几年之内没法回家乡,也许永远不再回来,往后的事谁又知道呢?
04
参加完婚礼,母亲很伤感,借口回乡受凉了,早早躺在床上休息了。
我也有点伤感,留着童年记忆的村庄已经不复存在,熟悉的人早已四散而去,一场家族盛宴之后是永久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