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中预言有疫情,还在2016年的演讲中预言要缺粮食。
曾仕强以研究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易经》而闻名。曾被誉为“中国管理之父”。
那么,中国未来会缺粮吗?
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袁隆平讲述了3年饥荒时所看到的悲惨情景。
主持人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他认真地重复道:“不可能了,
不可能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袁隆平随同父母南迁。
路上,他看到日本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但农民却不躲不跑,仍然专心地在水田里插秧,他不解地问妈妈,这些人为什么不怕危险?
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上小学时,他到果园里参观,看到鲜红的桃子,玛瑙般的葡萄,大大的苹果等挂满枝头,便喜欢上了农业。
他看过一部电影,名叫《摩登时代》,这是卓别林主演的经典喜剧,影片中老板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这种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
这部电影让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兴趣。
袁隆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做过秘书,当过科科长。
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希望他报考东南大学,未来像自己一样走仕途之路。
可19岁的袁隆平却变成了半听话的孩子,坚定地说:“我要学农学,将来做一个农业科学家。”
大学毕业后,23岁的袁隆平远赴湖南怀化的安江农校去任教。
不久,噩梦般的三年自然灾害让人民饱尝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回忆那段生活时说:“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
有一次,袁隆平出门,路上看到了5个饿殍,这悲惨的情景,深深刺痛了他。
袁隆平决定开始搞科研,让水稻增产,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1961年7月,袁隆平在水稻试验田里培育了第一代杂交水稻,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他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经过几十年的日夜奋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不断增产。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双季稻,亩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500公斤。
说他是中国人的衣食父母一点都不为过。他不仅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更是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在他的帮助下,非洲人民不再饿肚子,马达加斯加人民摆脱了饥饿。地处沙漠的迪拜人民,实现了稻谷亩产破千斤的奇迹。
袁隆平先生,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在科学大道上,不畏艰险在崎岖小路上攀登,最终达到其科研领域光辉顶点的人。
由于贡献卓越,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但他却和“诺贝尔奖”无缘,因为诺贝尔奖只有五个类别: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其中没有农学。
这些荣誉无法衡量袁爷爷对世界人类作出的贡献,他也不在意这些虚名。
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袁隆平讲述了年轻时所看到的饿殍,给自己带来的震撼与痛心。
主持人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老爷子认真地重复道:“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真的不可能,在因为中国现在拥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不会让人民饿肚子。
因为袁隆平发明了海水稻。
这是一种可以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亩产最高达到了800公斤。
中国有15亿亩不适合耕种的盐碱地,如今可以种植海水稻的,有2亿亩。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
“恩师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有精神——‘袁隆平精神’:激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潜心研究……我想,这是我从先生身上获得的、受益终身的力量。”邓启云饱含着对老先生的依依不舍,如此总结。
2022年5月22日,上午10时,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铜像落成。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看着他的铜像,追忆和感谢他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弘扬他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