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前后遇见两位环卫工人,却经历了不同的两种人生。
第一位是在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的西面,刚搞完拆近,地面落满灰尘。有几位清洁工正在冲刷打扫。炎炎烈日下,他们一边用水枪冲刷,一边用扫帚清理,干得十分认真。我骑着单车路过,发现拆迁速度惊人地快,就好奇地驻足观望。
片刻后,一位清洁阿姨拿着扫把,快步走过来,用浓浓的家乡话对我说,“你赶紧离开,水枪马上就开刺了,你的裙子就遭殃了。″说着还看了看自己的裤子,“你看,我的裤子”
听到她善意亲切的提醒,我微笑着点头致谢,转身离去。
第二位是在广场路边。
办完事,我从电信大楼出来,手里捏着一张刚用完的废纸。看见路边有位阿姨正在清扫,她一手拿着灰匣,一手握着扫把,拖拉着边走边寻找垃圾。我迎上前去弯下腰,想把那张废纸仍进灰匣。她却把灰匣移开了,对我说,“那不是垃圾箱吗?"我抬头望见了四十米开外处的垃圾箱。
我刚走开,就听她责怪道:“路上有坑,你还往坑里跳哩?!"。哎!这算咋回事么!我无奈地揺摇头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同样是清洁工,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一位主动,友好,善意地提醒你注意什么,并敞开怀抱与人交流。一位有意绝拒你,不想方便于人,并像针一样刺向别人。
我想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不同的。前者在付出中更快乐,她将与世界为友,和谐相处。后者在拒绝中变得更阴暗,她会与他人对抗,慢慢地消耗自己。
尽管是同样的职业,一个与人为善,把相关的事一起做了。一个冷漠拒绝,连分内的事也不做。我想,她们的未来也是不同的。机会总是垂青那些爱做事的人,同时,她们在做事中,也会有更多的自我提高。
学校里有两位音乐老师。同时进校,同时改代语文课。其中一位,认真地上好语文课,还发挥她的音乐特长,把班级的各项文艺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另一位,却是反正我也不是语文老师,语文课上好上坏无所谓。音乐课是术课,上好上坏也无所谓。
两年以后,前者成了,拥有音乐特色的专职语文老师。后者是语文老师吗?课还不太会上。是音乐老师吗?既缺教育技能又少专业业知识。在竞职考核中,前者名列前矛,后者永远名落孙山。
尽管环卫工人没有竞职考核,但不同的内心体验,会给他们不同的内心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