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里,经常见到一些大块头汗流浃背的在撸铁,有氧无氧配合饮食的控制,骨骼肌增多,体脂率降低,使得它们看起来壮的像头野兽。
追溯到1939年,“中国健美运动之父”——赵竹光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健身杂志《健与力》,一年后,又创办了上海健身学院,开启了国内健身的大门,包括后期的钱吉成和如今的鹿晨辉都是国内健身的标杆式人物。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史泰龙、赞恩、塞吉纽波特、多利安耶茨、阿诺德施瓦辛格等人物的出现,更是将健身潮流推向了整个世界,撸铁的潮流在国际上风靡一时的时刻,出现了健身的另一派——徒手健身。
徒手健身又称街头健身,依靠自重进行训练,街头健身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代表随时随地都可以健身,和健身房式健身分成两派,在俄罗斯、美国大街上随处可见沙滩健身器械,街头健身也越来市民化。
2013年,《囚徒健身》一书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此书将自重健身诠释的非常细致化,作者保罗.威德在美国恶劣的监狱环境下呆了19年,根源追溯到古希腊体操运动员的徒手训练,从中挖掘出来的一套最古老的健身法,用失传的技艺练就强大的生存能力,练就有效的力量、全面的身体控制力,而不是健身房大块头的那种行动迟缓的僵硬肌肉。
《囚徒健身》一书在健身圈掀起了重重波浪,在众多健身爱好者中广泛流传,一些不喜欢健身房模式的健身爱好者极力开始推荐自重健身。当然,此书中描写的六艺十式,难度跨越较大,并且极力抨击器械健身,也有不少健身圈的人对此书产生排斥感,使得两极化越来越严重,笔者搜集了一下,大致分为这三个观点:
观点一:从训练以及知名度上,是目前在世界认证最广泛的健身模式,并由国家体育局承认制定国职证书进行从业人员考取和颁发,是唯一得到国家承认的健身模式,乃至在国际上AFAL国际私教证书、美国ACE运动协会证书、NSCA体能协会证书等,拥有无可比拟的知名度。
从训练方式上,通过哑铃、杠铃等器械的训练刺激身体的每一块肌肉,进行周期性的训练,配合饮食和适当的补剂,才是健身的最好最安全的方法,练就的体型和绝对力量,是那些练徒手的瘦猴子们所不能比拟的。
观点二:徒手健身讲究的是整体的爆发力和控制力,那些健身房的大块头一身死肌肉,有什么用?他们当中,能做基础的单腿深蹲的人都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谈身体的局部控制力和爆发力了,我们的肌肉虽然没有那些大块头看起来壮实,但多肌群是一个整体,讲究一个协同的“实用”。
比如攀岩、爬山等运动,我们的速度要远远领先那些大块头,常说的“五大神技”,慢速双立臂,杠杆顺风旗,单杠前后水平,单手引体、俄式挺身,这些动作那些健身房大块头一个都完成不了。并且我们不吃任何补剂,不注射任何药物,属于最原始、健康的健身模式。
观点三:健身房和徒手各有优势并且各有劣势,健身房优势绝对力量大,徒手优势身体协同控制力强,撸铁人员可以借鉴徒手的优秀动作来弥补协调力的不足,徒手人员同样可以借助器械来增强力量,二者取长补短效果才是最好。
抛开观点,笔者健身至今一共6年左右,期间健身房和斯巴达国际徒手健身都有练过,对于囚徒中对器械锻炼颇为不屑的态度我觉得没什么好批判的。
因为从根本上,这是两种健身价值取向,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囚徒所表达的是能用的力量,生存的力量;现代健身已经朝着健美的方向发展,大部分为健身器械的立足点,进行肌肉孤立训练,目标对肌肉进行特定的强化和充实。
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健美比赛是从艺术的角度体现肌肉线条的美感,徒手追求的是实用性,高难度动作更加符合街头健身的精神。所以你想健身,还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