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桃夭》中领悟到的三条幸福秘诀,送给你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桃夭》是《诗经·周南》第六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优美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当然,这是老生常谈,是所有人眼里的《桃夭》。而我却读出了一些属于我的东西,主要有三点:

一,被爱包围的生活,美如桃花。

我最初读到的不是整首诗,而是“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两句。“夭夭”是指桃花含苞待放的样子;“灼灼”则是指桃花盛开的样子。“华”就是花的意思。

一读之下就被震惊了:桃树婀娜多姿,桃花鲜嫩夺目。合上书,我脑海里甚至铺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说不出的欢喜……

那时候我家有一大片桃林,开花的时候,虽然不能说是花海吧,但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无比美妙的一个去处了。

那时候叔伯尚未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大人每日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叮叮当当地准备饭菜。

家里园子中桃花开的时候,妈妈偶尔会摘一把给我煮桃花糖水解馋。

后来有一部电视剧叫《花千骨》,里面的主人公擅长煮一种叫“桃花羹”的甜汤讨师父欢心。每次看到她煮桃花羹我都由衷地觉得开心。会想起我们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吃饭,谈论着桃园当年的收成的欢喜场面。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小时候读到这句子时嘴巴里就有了酸溜溜,甜丝丝的感觉了。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家里还算有钱,但是没有买零嘴的习惯。我的零食基本上就靠果园了。家里当时有梨园和桃园。

梨子水水的,味道寡淡,我极不喜欢。桃子脆、甜、多汁,从桃尖儿泛白我就开始下手了。每日吃了早饭就溜进园子里,挨个儿挑。

大伯是家里负责看管桃园的,他常常对我说,“丫丫,大伯知道哪个桃子最大,等你下次考了双百分大伯就把最大的桃子摘给你!”

然而我打小学不好数学,因而极少能考到双百。不过大伯还是会仔细地挑出最大最红的桃子留给我。余下的才挑去城里卖。傍晚收摊回来还会给我带几块大白兔奶糖,或者一根糖葫芦。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意思是说桃树含苞满枝头,桃叶茂密色葱绿。桃叶葱绿,桃花灼灼,果实累累,《桃夭》中以写桃花起兴,从而来吟咏新娘,写她的美。这真的很妙,我喜欢反复吟诵这重章叠句,起起伏伏里都是家庭生活的情味。

二,人到中年,而不油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反反复复的三句意思是这个姑娘嫁过门后,一定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小时候只为《桃夭》中写桃花的句子着迷,以为桃花就是桃花而已,后来才渐渐明白,桃花即佳人,一位披上了凤冠霞帔将要嫁人的佳人。

懂得了这个时,我也已经到了即将嫁人的年龄了。

小的时候说起结婚,印象莫过于新娘子的红盖头,进门时撒落满地的喜糖。(我们当地的习俗,迎新娘子进门时夫家会向门外撒喜糖、云糕和欢喜团,给聚在门口看热闹的人抢食。抢的人越多,夫家越高兴。)

后来说起婚嫁常常暗自羞红了脸,因为那是被老师和家长严令不许早恋的时候,而糟糕的是我偏偏偷偷地喜欢着一个男孩子。

再后来啊,就结婚了。“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我从一个满园子找大桃子的小姑娘,长成了一个洗手为丈夫和孩子们做羹汤的中年女性。

岁月啊,不断变迁,在流年里我们长大,成熟,冒出皱纹与白发。我们不可能再喜滋滋地接过父母长辈递过来的最大最红的桃子,吧嗒吧嗒地啃起来。

但是,我们可以为父母孩子洗一个红润地大桃子,看着他们开心地吃下去。

岁月啊,它把我们摁进生活里,想让我们粘一身油污。但是我们却可以微笑着面对它的挑衅,读书、工作、照顾家人,从容自如。

已入中年,而不油腻。“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多读书则少烦心

近来又读一遍《诗经》,前面心血来潮给《关雎》《蒹葭》《卷耳》《黍离》《采薇》连起来编了几段故事,今天读《桃夭》也是有段故事要写的,但先放一放写了这三点感悟。

写这些文字时,家里的桃园和梨园早已经不再了。叔伯们各自成家后,婶娘们之间,婶娘们与爷爷奶奶之间矛盾不断,最后无可奈何分了家。

很小的时候,我就亲眼见证了什么叫做婆媳矛盾,曾一度怀疑过诗经里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只不过是文学作品里的纯抒情而已。

直到几年前,我结婚后,我才恍悟:不是现实中没有美好生活,只是我们自己不会把握而已。

就像诗中说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人是家里的风向标,是情绪按钮。女人开心,家里氛围就好。所以说,女人宜家,家则安。

如何宜家?做一个喜读诗书、闲情雅致的女子。

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没有矛盾,特别是婆媳矛盾。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被拖入那个漩涡?

婆婆埋怨你家务做得不够好,花销太大衣服太多……没关系啊!也许她的爱好就是唠叨人,但你的爱好千万不能是与人互怼。

有闲暇读读书,那平平仄仄的余韵里优雅了自己,幸福了家庭!

以上就是我读《桃夭》的感悟和三条幸福秘诀,送给你们。祝你们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0,978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54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24评论 1 28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39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1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89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55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0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34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0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6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46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桃夭】(经文) (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二章)桃之夭夭,有蕡(fen2声)其实。之子...
    宣成子阅读 1,602评论 0 10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4,238评论 0 41
  • 昔日的风,它依旧吹过枝头,昔日的你,我依旧如此爱恋,今晚的月色变得更清明,看着时间穿梭在旧日历本里,记录走过的路程...
    黑马非凡马阅读 85评论 0 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师乃教育之本。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一名好教师,大...
    李元昌阅读 87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