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古诗就有“粒粒皆辛苦”来劝说人们爱护粮食。农民从春天浸谷种到秋天收割,其中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农民深有体会。粮食脱粒上岸,家家户户在自家田里拾稻穗。拾稻穗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拾稻穗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可是,近年来,因为拾稻穗邻里之间发生了多少口角是非?是什么时侯变了味呢?是全自动收割机收谷子以后。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全自动收割机收谷子快,省时省力。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拐角的旮旯收割机进不去,需要人工去割,另外,掉的稻穗特别多。收割机收割的田里,拾一天稻穗,就可以拾一百来斤谷子,那可就是一百多块钱哪!
也不知是哪个妇女哪个婆子带的头,拾稻穗拾到了别人田里。主家说“等我自己捡完了你们再捡。”拾稻穗的便远远的跟在主家后面拾。慢慢的,去别人田里拾稻穗的越来越多。慢慢的也就没那么规矩了。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收割机在前面收,十多个拾稻穗的紧随其后。任凭主家怎么驱赶怎么侮骂都不肯离开。若是主家是个老实人,拾稻穗的不但不走,还要和主家对骂。当然拾稻穗的动作也不能耽搁,以免少拾了去。但凡事也有例外,村里的“强势人”她们是不敢惹的。“强势人”田里的稻穗,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去拾,需得“强势人”的老婆孩子拾完后,才敢下田捡一些遗漏的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