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过多参与和安排孩子的学习,是种“越界”。在越界的行为里,越是尽心尽力,越可能亲手断送孩子的未来。“界限”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需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独立意愿。


“界限”不等于“放纵”。“界限”的本质绝非关系的破坏或疏远,真正的“界限”是带着温度的,双方都能体验到被尊重。只有当一个人能看见自己的内心,他才能够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也就是说,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而不是过分的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作业写完了没?”,“考试成绩如何?”,“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是家长的需求,而非孩子的。当双方的需求不同,家长又以权威的姿态教育孩子时,孩子的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当家长过分的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真正应该改变的,首先是家长。家长应该首先解决自己内心的焦虑,再来考虑,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向善生长的力量!


有智者说,这个世界上一共就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他人的事,同时应对好外界的事,这大概就是最通透的活法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