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乡村学校半年,发现了乡村学校急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
老师的改变
建议给老师们多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让老师们有自信、有活力。我身边许多的乡村学校不能开齐开足课程,只上语文和数学,老师累,孩子能力得不到提高。其实,老师们也想要做一些事儿,可是有太多的担心,担心会被领导批评,担心班级成绩不理想,担心……有的老师总在埋怨,天天处在不开心的状态;有的老师总在忙碌,时时处在忙碌的状态;有的老师总在……我支教的村小,不到40多位教师,平均年龄30岁。记得我在邀请学校老师们用互+美丽乡村公益课表上课的时候,老师们都满心欢喜,可能够参与的却不理想,只有少数的低年级老师参与,我理解他们的顾虑。
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是希望老师们不要被分数伤害,能健康快乐工作和生活!
被分数伤害的,岂只是家长和学生?
2018年的元月下旬,四川巴中一名中学教师又不幸坠亡。有人说,他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有人说,他是心理不健康。
是啊,当铺天盖地的舆论都是“除了上大学,你别无出路”的时候,当自上而下的价值观都是排名的时候,个人微薄的力量如何能抵挡住分数---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领导的改变
学校要想发展,要想改变,还要改变的领导。我看到许多乡村学校的领导,乡村教办的领导,一直关注的学生的成绩好坏,很少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建议:互+计划为领导们开设专业课程,让领导们先学习,先改变,这样的话,学校教师的改变会很自然的,乡村美丽公益课程的推进,会更顺利。呵呵,是不是想到太远。
环境的改变
一所学校想要有长远发展,就应该多为老师考虑,最先要改变的是老师住宿问题。我支教学校的老师们住在一栋年代久远的二层楼。每间宿舍的设计是一室三厅,里面至少住了3个教师,且里面没有洗手间。我想,当时的设计者是为了方便老师,应该是设计了洗手间的,是为了让老师能舒适地住下,开心地工作。可是,现在住了这么多老师。我想,如果住房不改变,老师住的都不舒适,何谈“留得下”?
其实乡村学校除了住宿问题,还有厕所、水龙头的改变。500人的村小,只有一个厕所,只要是下课,厕所外面的孩子就非常多。每年冬天,总有学生会尿裤子,他们是跑不到厕所才如此,心疼这些孩子呀!全校的水龙头也比较少,能够让师生用的水龙头只有四个,想想是什么样的场面?寒冬季节,水龙头会被冻住,全校就仅剩下一个。诺大的学校,只有一个水龙头可以使用,会是什么感受?乡村的师生的幸福指数当然不会高。
我想,这些都改变了,师生们就开心了,就可以谈“下得去,留得住”,就可以为乡村孩子开设:音乐、美术、舞蹈、阅读等课程。
我有理由相信,在沪江互+的引领下,这样快乐的日子会早早到来,会遍地开花,会让乡村孩子尽早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备注:原谅我对乡村学校认识不够深刻,因为只呆了半年,看到的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