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为了孩子学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或者放弃了周末休息,陪孩子上课外班、兴趣班等;
孩子写作业慢或者考试没有考好时,你是否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严厉批评,甚至动手;
近两年每次学期末都会有一种霸屏的视频,成绩好的学生回到家会昂首挺胸,会得到丰厚的现金奖励或者物质奖励,甚至在父母跟前享受“祖宗式”的待遇。
而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面对被骂就是被打,你是否也是这样的家长?
畅销书《儿童学习力》里告诉我们,这些行为正在悄悄的让孩子厌学,是孩子厌学的前提原因。
作者在书中,把厌学分成了四种,有几种,是我们特别容易中招的,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2a3e6d4216880e65.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26,x_17,y_17?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一)情绪原因: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行为有五个方面的典型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1.我们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我们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不休息去陪孩子上辅导班,兴趣班,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从而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de9cef72254de412.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20,x_13,y_13?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2.陪孩子写作业,过分关注孩子。自从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就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陪孩子写作业。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过度陪读会造成孩子缺乏自觉性,难以独立体验学习的过程。
在陪读过程中,孩子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快乐,就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更别说培养对学习的内在兴趣了。
3.过分督促孩子,监督孩子。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6f09d6e46c1b2dc8.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6,x_10,y_10?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4.唠叨,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失去了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
家长的唠叨,不停地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条件性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
5.将孩子与他人比较,施加语言暴力。
你有没有总是数落孩子,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有没有在孩子写作业偶尔松懈的时候,或者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的时候吼孩子;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c0e2d3cd783dcde9.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2,x_8,y_8?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有没有在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作业写得不整齐时辱骂孩子无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行”“就不是块学习的料”,等等。
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持续的负面情绪。当孩子在体验一件事情时,只有拥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才可能喜欢这件事;当这件事情让孩子觉得难受了,他会不自觉地远离这件事。
我们如果想让孩子爱学习,就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去制造孩子的痛苦,不要让孩子觉得我这个痛苦是学习带来的(比如,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批评、指责、唠叨孩子)。
因为孩子容易在潜意识里将这种负面的情绪与我们或者学习建立条件性情绪反应,从而在潜意识里排斥家长的建议和学习。
(二)学习策略和方法原因
(三)学习信念原因:家长与孩子不良互动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cdfd010286bea01d.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0,x_7,y_7?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你跟你妈一样不是学数学的料”“你笨死了”“你们老师是怎么教学的”等等这种负面语言容易刺激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学习情绪,不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孩子学习的 动机,造成厌学。
(四)学习动机原因
1.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
你是不是对孩子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种地、去扫大街、去做劳力。”“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等功利性过于强烈的话语,这些话会让孩子体验不到学到东西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
另外,我们这么说也隐含着一个意思,那就是学习对孩子来说只是任务,是没有乐趣的事情,只有未来的好大学、好工作才是有乐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知识和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就会把学习看作苦差事了。
2.父母用奖品、钱等外在手段奖励孩子的学习
你是否总是在孩子考试考得好的时候,或者得了奖状时,奖励孩子现金或者玩具,这样做短时间内确实很见效果,但是我们能长期、无限制的这样下去吗?
一旦奖励停止,孩子会怎么办?另外,这种奖励方式,这种方法会有一个深层的暗示传达给孩子,那就是学习是没意思的,只有金钱、玩具这些外在的东西才是有意思的。
而且这种过于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中,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学习效率,容易造成厌学现象。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2573616-5c391b1de918b21b.jpeg@wm_2,t_55m+5a625Y+3L+W8oOaipmFuZOS6suWtk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1,x_7,y_7?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看到这些厌学的原因,是不是很惊悚,或许你会深思从而注意,或许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屑一顾。
原因很多种,也许并不是每一种都能让孩子厌学,也许并不是我们有以上的一些行为就会让孩子厌学,不管怎么,让我们心里又一丝警钟,让孩子学习更轻松一些,也许会更好一些。